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4章 君明臣贤

陈玉:好了,同学们,上课。

汉高祖刘邦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所以才能在秦末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项羽的两巨头之一。

刘邦善于发现和使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能迅速的发展壮大。

刘邦也是幸运的,一班老兄弟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萧何、曹参是亭长刘邦老家沛县里的同事——分别是沛县狱吏、狱掾。

萧何追随刘邦之后展现出了经天纬地之才,攻入咸阳后,当刘邦集团其他人包括刘邦都在纵情享乐时,是萧何默默为他保留大秦户籍、赋税等资料。

当刘邦在前线吃紧,是萧何默默管理好后方并运送兵源、粮食及其它物资去前方,刘邦又活过来了,继续浪。萧何不仅自己能力强,还慧眼识珠,发现和坚持推荐韩信,帮助刘邦把一统天下的时间大大提前。

曹参追随刘邦沛县起兵以来,身经百战。注意,这里的百战是纪实,丝毫没有夸赞的成分。在推翻秦二世暴政和灭楚战争中,屡立战功,攻灭了两个诸侯国,打下一百二十余个县。总之,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

“狐朋狗友”樊哙是屠狗的,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尤其是在鸿门宴中,在形势对刘邦极其不利时带刀盾闯入宴会,转移了项羽的注意力,帮助刘邦尿遁。在刘邦为要不要和项羽辞别而犹豫不决时樊哙让刘邦当机立断赶紧走,刘邦听了最终才得以逃出生天。

周勃吹吹打打,打起仗来有章有法。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在灭秦、伐楚、镇压异姓王、平定诸吕之乱中,屡立奇功。特别是诛杀诸吕,迎立刘恒为汉文帝,保住了刘家天下。

卢绾自幼交好刘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形影不离。平时不声不响的,战场上却能让人刮目相看,屡立军功,被刘邦封为燕王。

夏侯婴原为沛县厩司御,为县令掌管马圈和车辆。被刘邦酒后误伤后,面对大秦官员审讯非常硬气地扛下来了。尽管后来被识破,刘邦被收监,但刘邦自始至终都特别感激、欣赏夏侯婴。他先是为刘邦驾车,后来被刘邦发现在指挥骑兵上展现罕见的才华。

……

刘邦带着三千沛县子弟能征善战,逐渐发展壮大。在进攻陈留时,吸引了大才郦食其兄弟的跟随。郦食其献计攻克了陈留郡和贡献了大批军粮,之后出使各个诸侯势力,为刘邦拉来大量盟友。

其弟郦商直接拉了几千人的队伍加入,直接扩大了刘邦队伍的规模。之后在南征北战中,也是立了不少战功。

在前去投奔楚假王景驹的路上遇到了张良。两人合并一处,高喊着同去同去。

路人:听说革命党来了,走去看看。

阿q:革命党又来了吗?同去!同去!

陈玉:两人一见如故,张良说起《太公兵法》,别人都是一头雾水,刘邦一听就能领悟。张良由衷夸赞——沛公的智慧大概是上天授予的,一听就懂。张良就改变了去投奔景驹的想法,决定跟随刘邦。

这次的不期而遇,张良发现了刘邦这支“潜力股”立马审时度势,紧紧跟随。可见张良的慧眼识珠和当机立断。

而刘邦也相当欣赏张良的大才,对他能“屈尊”很是感激,几乎都是言听计从。之后,张良因为心中的夙愿——光复韩国短暂离开过一段时间又返回,二人通力合作,攻灭秦国、智斗项羽、扫平天下诸侯,书写了一段君明臣贤的佳话。

刘邦部众在开始西征的时候还只是一支偏师,但因为有张良、郦食其、萧何的智慧和才干,加上曹参、周勃、樊哙、郦商等人的英勇善战,迅速的发展壮大。

刘邦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有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将的加入,刘邦是如此的幸运,当然也是这些人才的幸运。从此刘邦带领他们,不知不觉中打下了咸阳,直接结束了秦朝的统治。因此刘邦集团和不少人认为是刘邦立下了灭秦的第一功。

当然,也有人不认可,比如项羽集团第一个表示不服,这些人坚持认为如果没有他们吸引、消灭大秦的主力,刘邦西征不可能这么顺利。因此对摘桃子的刘邦集团特别不满,专门准备了鸿门宴,只是最终让刘邦逃出了生天。

之后便是不死不休的征战了四年,刘邦继续引来、重用韩信、陈平等大才,最终灭了最为强大的项羽集团,夺得了天下。

可见,刘邦君臣通力协作,相互成就,书写了历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