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8章 刘邦起兵

陈玉:同学们早上好!

众人:先生早上好!

陈玉: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吕雉嫁了刘邦跟着吃苦,不对!准确的说是吕雉吃苦,刘邦逍遥得很呐,吃香的喝辣的。

刘邦不务生产,吕雉只好下田干活,有了儿女之后带着儿女一起干活,孝顺公婆,照顾儿女,操持家务,勉强能维持起码的温饱。

吕雉可是名门望族吕家的千金小姐,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只是生活的毒打,才刚刚开始。

不久之后,刘邦带着徒役去咸阳骊山修墓。刘邦喝醉,半数徒役逃跑,没有办法只好落草为寇。吕雉只能独自撑起一片天,还要时不时长途跋涉给刘邦送衣食。

其实也怪不得刘邦喝酒,即便不喝,该逃还得逃。逃了不一定能活,但不逃一定死。不逃白不逃!

要怪只能怪大秦徭役赋税太重,秦始皇在世还好,多少有一个度。可是秦二世一上台就和赵高狼狈为奸,不干人事,在朝中残害忠良,祸乱朝政。在地方则是连年发起大规模徭役,各地男丁修长城戍边、在骊山修秦始皇陵……

导致中原疲敝,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加剧。所以刘邦喝不喝酒,都会有人逃。这回不逃,下回呢?再下回呢?人们私底下都在议论起来反抗暴秦,这时候有人也劝刘邦了。

年轻人:邦哥!动手吧!

刘邦:邦哥也是你喊的?喊老大!

年轻人:老大,动手吧!

刘邦:今天喝多了,抬不起手来,明天吧!明天满足你,好好打一顿!

年轻人:我去,大哥!我是说起兵造反吧!

刘邦:说什么胡话呢?更是该打?

年轻人:为什么?

刘邦: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年轻人:什么时候才算成熟?

刘邦:再等等,将有圣人从东南边起来。

陈玉:果然,不出刘邦所料。不到一年(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举起义旗,建立“张楚政权”,公开反对秦朝统治。当然刘邦可能是歪打正着,也可能是真有水平,毕竟他可是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还时不时去帝都,阅历和眼光肯定非常人能比得了。

陈胜:刘邦老狗!肯定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刘邦:胡说八道!老子文韬武略,实至名归!

陈胜:老子差点就信了!

刘邦:把差点两个字去掉,还有把老子换成“我”,毕竟朕才是第一个平民做到皇帝的人,比你这个才做到王的“坐车王”高了好几个段位,而且你还没坐稳。

陈胜:老子不爱听!你快挂!

刘邦:不,你先挂!

……

陈玉:吕雉来去芒县、砀县看刘邦这段时间,刘邦的很多奇闻异事如“夜醉斩蛇”、“赤帝子”等被传得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知道了。

没错,就是吕雉干的,她还到处宣扬刘邦所在的地方有云气,被很多人理解为帝王之气。沛县之中很多年轻人听说之后,纷纷前去投奔刘邦。刘邦的队伍很快从十几人扩大到一百余人。

这就是吕雉,没有责怪刘邦为什么要逃亡,没有能力改变大秦通缉刘邦的事实就想方设法为刘邦造势,用自己的智慧为丈夫减少一些困难,能减少一点是一点!

无意之中,吕雉打开了一扇窗,初步掌握了舆论宣传的奥妙。事后吕雉和刘邦集团对舆论战掌握得越来越到位,以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清照:女中豪杰!

吕雉:谢谢!谬赞了!

武则天:先声夺人很重要!

刘娥:你不先声夺人,舆论优势就会被别人夺取!

吕雉: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

陈玉:沛县县令也想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萧何、曹参建议将全县流亡在外的人员召回,加强力量、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道理,让樊哙去找刘邦。可是县令想想刘邦有一百多人就后悔了,怕刘邦不好控制甚至被取而代之。

县令关闭城门,正要捉拿出“馊主意”的萧何、曹参。两人扎根沛县官场多年,消息比较灵通,在得知情况不妙的第一时间就逃到了城外。

刘邦到来之后,很恼火——派人请老子来的是你,来了不让进的也是你!老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来都来了,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毕竟,东躲西藏的那些日子真不是人过的,谁都不想再回去了!刘邦将会如何破解危局呢,我们下节课再看。

好了,休息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