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26章 汉匈和亲

陈玉:好了,同学们上课。

在匈奴大军包围圈放开一个口子的那一刻,汉高祖欣喜若狂,正要带领大家撒开脚丫子跑的时候,被陈平和夏侯婴劝住了。

刘邦听了陈平和夏侯婴的劝说,命令全军精锐在外围手持强弓劲弩戒备,放慢脚步,有条不紊的撤出包围圈。

本来想扑上去咬几口的匈奴大军见状,只好放弃了趁火打劫的打算。

樊哙:看看,这就是汉高祖的过人之处!

项庄:过人还被围?

樊哙:换做是项羽,立马全军逃跑,结果死伤惨重,项羽惨死于马蹄之下!

项羽:樊狗!胡说八道!本王有万夫不挡之勇!再说了也没有像刘邦老狗一样被围在白登山!

陈平:还记得鸿沟协议之后的事情吗,你率军在前面猛跑,结果被汉军追击并歼灭!

项羽:刘邦老儿,不讲武德!

……

陈玉:在逃出匈奴大军的攻击范围后,汉高祖刘邦开始带领先头部队亡命狂奔,最终总算是和主力部队相会合了。

安全后,汉高祖立马把刘敬放出来。

刘敬:陛下您怎么来了?

汉高祖:悔不听爱卿之言!我是来亲自向你赔罪的。

刘敬:臣不敢!

汉高祖:来人,刘敬无罪,当场释放。另外,把之前说可以进攻匈奴的那些斥候斩了!刘敬不仅无罪,反而有功,赐刘敬关内侯,就叫建信侯吧,食禄两千户。

刘敬:臣谢陛下隆恩。要是可以选择,我宁可没有立功受赏。

汉高祖:朕之过,以后引以为鉴。

刘敬:陛下贤明。

陈玉:汉高祖虽然因为轻敌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但终归还是全身而退了。

这一次北征的战略目的也基本达到了,打垮了叛变的韩王信,使他逃亡匈奴。虽然韩王信时不时带着匈奴骑兵前来侵犯汉朝边疆,但已经不成什么气候了。

韩王信的叛变,还导致汉匈之间的对决提前到来。此后匈奴骑兵不断增加对汉朝边境的侵扰次数,边民深受其害。

汉高祖对此烦恼不已,打呢没有必胜把握。不打的话,又反复受到侵扰。这时候,刘敬又站出来献计了。

刘敬:陛下勿扰!

汉高祖:爱卿有何高招?

刘敬:不如把公主嫁给冒顿,这样大汉和匈奴就有翁婿情谊,可以增加双方和平相处的可能。

汉高祖:有道理。来人,宣鲁元公主来。

陈玉:刘敬的建议,汉高祖听进去了,这就是和亲政策。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汉高祖准备把嫡长女鲁元公主下嫁给冒顿,吕后死活不同意,日以继夜地哭泣。

吕后:陛下,我不同意这门婚事!

汉高祖:别意气用事,这可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

吕后:反正就是不同意!

汉高祖:让公主去,显得有诚意。

吕后:除非我死!

陈玉:由于吕后的坚决反对,汉高祖没有让鲁元公主前去和亲。但和亲已成事实,汉高祖不得已,选了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冒顿。为了签订和约,汉高祖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公主前往。

汉高祖和冒顿单于双方约定——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

也就是说大汉与匈奴约为兄弟之国,长城以北归匈奴,长城以南为大汉。双方还约定大汉每年送给匈奴大量棉絮、丝绸、粮食、酒等物品。 两国的关系有所缓和,但只是暂时的。不久后,匈奴骑兵继续南下骚扰边境。

可怜了一代代和亲的汉家女子,为了和平,做出了重大牺牲前去匈奴和亲,却收效甚微。

所以,打铁要靠本身硬,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别人才不会欺负你。靠妥协,是换不来和平的!

没办法,经过秦末的天下混战,华夏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而匈奴却趁机崛起,东灭东胡,西逐大月氏,南侵华夏北。

在此过程中,冒顿练出了一直铁血雄师。华夏已经不能保持大秦蒙恬北击匈奴时候的那种进攻态势了。换句话说就是,攻守易型了。

汉高祖:还会再攻守易型一回吗?

刘备:高祖,请放心!一定会的!

汉高祖:朕看得到吗?

曹操:可惜看不到了!但我可以替你吊打这一时代的匈奴!

汉高祖:曹贼,这么久,你总算说了句人话了!

汉武帝:高祖勿忧!曾孙替您报仇雪恨!

……

陈玉:好了,休息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