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第41章 百官跌倒崇祯吃饱

这一场有明以来最大的抄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午时。

随着一个个朝堂高官被抄家的消息不断传出。

整个京师官场一时人人自危,就连普通百姓也闭户不敢出门。

京师九门依然城门紧闭被天雄军牢牢把控。

守在御书房一夜未眠的崇祯丝毫不觉疲惫。

刚开始时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直到午时传来诸事已定的消息,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此时的崇祯正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上,听着骆养性和方正化的禀报。

“启禀陛下,从朱纯臣府中抄得白银三千万两、黄金二十万两、古玩字画千余件、绫罗绸缎八百余匹、商铺酒楼、酒馆妓院共计八十处,田产万亩。”

“另外全府上下除了被格杀的以外,两百九十三人都已经全部打入诏狱,等候陛下发落。”骆养性躬身向崇祯禀报道。

骆养性话音刚落,方正话就接上话头:

“回禀陛下,奴婢在兵部尚书张凤翼府邸抄得白银五百万两,黄金五万两、古玩字画百余件、绫罗绸缎两百匹、商铺酒楼二十间,名下田产五千亩,另外全府上下一百七十一人无一漏网,已经打入诏狱等候陛下发落。”

骆养性和方正化两个人轮流向崇祯禀报着。

在听了十几个人后,崇祯直接打断道:

“行了,不用一一禀报了,你们和朕说一下这次抄家所得共计多少?”

听到崇祯的问话,方正化和骆养性微不可查的对视了一眼,方正化才躬身一礼,答道:

“回禀陛下,抄家所得共计白银九千万两、黄金一百万两、古玩字画两万件、绫罗绸缎三万匹、商铺酒楼三百间,田产十二万亩,各府共羁押钦犯五千八百二十人,各府的九族宗亲正在缉拿之中,还没有确切的人数。”

崇祯听着这一串串数字,也忍不住心头一颤。

大明在最鼎盛时期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四千六百万两。

这群贪官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巅峰时期大明的两年税收。

看来,历史上说李小哥进京师时,在各大府邸抄得八千万两白银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崇祯也只是一愣神,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咚咚咚……

崇祯不自觉的敲击着桌案,过了十几息才缓声开口:

“东厂和锦衣卫派人盯好没有被抄家的朝廷大员,三个月内不允许任何官员和他们的家眷离京。”

“另外对朱纯臣严刑拷打,一定要撬开他的嘴巴,朕一定要知道内阁的那几位到底有没有受贿,如果有又受贿了多少?”

崇祯说着向两人挥了挥手,两人会意,躬身一礼后便退了出去。

两人走后,崇祯又对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传卢象升来见朕。”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了一声后,快步出了御书房。

崇祯一个人在御书房里琢磨起来,此次抄家到现在看似平稳,实则危机还没有解除。

要等卢象升掌控了京营才算安全着陆。

另外还有剩下的这些朝臣,崇祯可不相信他们会什么事都不做。

崇祯在御书房等了小半个时辰后,卢象升就匆匆赶来。

“微臣参见陛下。”

崇祯轻轻抬手。“建斗,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谢陛下。”

卢象升直起身来,还不等崇祯说话就率先开口:

“陛下诏微臣进宫,可是有事要吩咐。”

关键时期,崇祯也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的说道:

“建斗,你带上五十万两银子以发军饷的名义去京营把他们集中起来,在以发饷不能带兵器为由让他们卸掉兵器。”

“然后找准时机向三大营宣布朱纯臣叛国已被抄家下狱,由你接管京营,如果有人暴动直接当场格杀,朕相信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在天雄军面前也翻不起什么浪,”

说到这崇祯想了想又补充道:“另外,在你彻底掌控京营之前,京师九门不得放开。”

卢象升听了崇祯的话后,没有质疑崇祯的想法有没有问题,只回了一句:“微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说完大步流星的转身而去。

紫禁城外叶向高府邸。

左都御史杨涟和大学士叶向高一脸愁容的坐在书房。

“叶阁老,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这一夜之间,二十八位朝廷大员被抄了家,这其中我们的人也有不少,现在应该怎么办?”杨涟焦急的说道。

听了杨涟的问话,叶向高一脸愁苦的摇了摇头。

“唉……老夫又何尝不想知道是为什么?现在看来前几天锦衣卫的大肆调动和整顿,以及东厂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昨夜的抄家做准备。”

“叶阁老,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咱们还是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我们的人给捞出来,要不然这次我们东林党损失可大了。”

杨涟语气中带着些许对叶向高马后炮不满的情绪。

叶向高像是没听出来一样,自顾自的说着:“能有什么办法?我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一听这话杨涟也略显无奈,说道:“要不咱们进宫去问问陛下?”

叶向高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你觉得我们现在进宫能见得到那位吗?”

“唉……”

杨涟叹了一口气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来来回回的走个不停,但始终未发一语。

两个人就这样一站一坐,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叶向高眼前一亮,吐出两个字:“有了。”

杨涟听到这两个字,神情激动的坐回座位,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叶向高。

叶向高理了理思绪,斟酌着开口:“咱们东林书院,在京师有不少书生的吧?”

叶向高这话杨涟听得一知半解,于是催促道:“叶阁老,都这个时候了,你就不要和在下打哑谜了。”

叶向高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捋了捋胡须,沉吟着道:

“当今这位,是极其爱护自己名声和羽毛的,咱们可以发动我东林书院的书生到宫门前去跪宫为各位大人请愿。”

叶向高说着向着对面的杨涟笑了笑。

杨涟可也不是傻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自然明白叶向高话里的意思。

直接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说了一句:“我现在就去办。”

话毕,直接夺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