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第210章 农村家庭合作养殖模式

上关村,村委会。

此时村里的许多老人都挤在了屋里,或者是站在门口,听说有好消息要宣布。

村主任手里拎着一个大喇叭:“今天通知大家一个好消息,有外地来的老板想要承包咱们村子里的水田,是所有水田。”

“以后大家只要把水田租出去,什么都不用干也能有收入。”

“而且外地老板还承诺,他会雇佣村里的人来帮忙打理水田,大家还能多一份收入。”

“每家派一个代表过来,把字签了,春节过后就能拿钱。”

很多人听到这些,转身就走。

让他们卖地,这不是断他们的根儿么。

地卖了他们干啥?雇佣村里人,那些老板肯定雇佣年轻人,能轮的到他们这些老家伙?

卖地才几个钱,傻了才答应呢。

村主任看到大家要走,赶紧招呼大家回来:“你们都别走啊,这是好事儿,价格绝对比市场价只高不低。”

大家依然不为所动,继续要走。

“都站住,我看谁敢走,今年的补贴是不是都不想要了?”

村主任急了,县里交代下来的任务,他可必须完成,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过两年他有机会当个副乡长呢。

张恪清本来坐着看村主任处理呢,但听到村主任这句话,他皱起眉头。

补贴是政府给的,是用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是用来威胁农民的工具。

他直接从村主任手里将大喇叭拿了过来:“各位老乡,请稍等一下,我是苍远县县长张恪清,我来跟大家说一下这件事。”

听到县长来了,所有人都停下脚步,对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县长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还是第一次能近距离接触。

“大家有什么顾虑,都说出来,我来给大家解决。”

一个老人站直了身体:“你是县长,正的还是副的?”

张恪清笑着说道:“我是正的县长。”

“诶哟,这么年轻就是大县长了?那我可就说了啊。”老人眼神中带着惊讶,眼前这年轻人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呢,居然就是县长了。

“我们是农民,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土地没了,我们吃什么?”

“地承包给外人,租金才能有多少钱,根本不够生活。说什么雇佣我们干活,你看我这样的,自己家地干活可以,其他人会雇我干活吗?”

“我们也不像城里人,有退休金,我们就在土里刨食,除了种地也不会别的,这个要是没了,以后怎么生活?”

张恪清点点头:“大家都是这个顾虑对吧?我确实没办法让租金超过市场价,那大家考虑过搞一些家庭养殖吗?”

“鸡鸭鹅、猪牛羊,常见的都可以,一些不常见的我也可以帮忙联系。”

老人还是摇头:“你说的那个村里推广过,我们很多家都养了,但家里地方就那么大,能养多少?而且我们还不符合那个什么免息贷款政策,想扩大也没钱。”

“我们就是想留着这块地,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能卖,还能自己吃,起码不会饿着。”

张恪清又问道:“那如果每年的地租以一部分现金,加上一部分的粮食,保证你们粮食供应呢?”

“养殖方面我也想办法,先给你们小仔,等养大了再把小仔的钱给他们,饲料也可以先跟饲料商赊购,卖了再把钱给他们,这样可以吗?”

赊购一些鸡仔、猪仔什么的,这就是未来很常见的农村家庭合作养殖模式。

具体就是有人先赊购鸡仔、猪仔,甚至饲料,让农户负责饲养,到养大之后对方再直接收走,同时扣除之前的钱。

这样农户可以有钱赚,投资的人也不需要建造什么猪圈、鸡圈,还能保证这些养大的都卖给他。

“啊?还能先免费给我们小猪仔?你不是跟我这个老头子开玩笑吧?”

“不开玩笑,这个是真的。县里计划让各村成立一个村集体企业,与养猪场、养鸡场等签订协议,他们供应小仔给你们,你们来养殖,之后按照约定好的价格卖给他们,但也只能卖给他们。”

“这样大家可以多一份收入,比下地干活要轻松一些,难道不好吗?”

这就是张恪清想到的解决办法,用这种合作养殖的模式,让这些农户愿意将土地承包给外地的商人。

有人忽然问道:“县长,那农田不能这么合作吗?我们负责种,他们提供种子、化肥、秋天直接收走,这不是一样嘛。”

“对对对,我们种地比养鸡要熟练的多,能不能这样?”

很多人都反应过来,这样他们还不用承担种子化肥的成本,卖粮也更轻松了。

张恪清嘬着牙花子,前世倒是也见过这种模式,但就不知道投资商是否愿意。

不过这倒是能避免投资商可能跟农民产生的冲突,看来还得再谈。

“我可以跟投资商谈,但投资商可能要采用新型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稻田养螃蟹,养鱼等,你们会吗?”

“有没有想过一旦养不好,比如将螃蟹苗、鱼苗养死了,你们不但挣不到钱,按照合同还要赔钱?”

刚才许多兴奋的人现在都退缩了,还要赔钱,赔钱谁干啊。

他们只是想多挣钱,可不想一年到头白干,甚至还欠一笔钱。

张恪清看着大家:“两种模式都可以,风险你们也要考虑到,出了事要自己负责。”

“给大家三天时间,大家回去商量一下,或者跟家里的年轻人商量一下,最后给我一个答复。”

“县里有八十多个自然村,投资商可选择的地方很多,他们现在是看上了上关村,但不代表他们不能跟其他村去谈,甚至可以跟其他县去谈。”

“我想将投资商留在这儿,将来他们要是建厂,还会雇佣咱们本地人。而且有了更多的投资商,带来更多的钱,咱们县,咱们村才能更快的发展,更快的致富,让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不用再受穷。”

“但不管你们是否愿意将地承包给外地客商,村办集体企业搞养殖这件事都不会变,但也要提醒各位,那些小仔要是照顾不好,也会死的,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要什么都想做,最终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却挣得比别人少。”

“三天后我会再来,大家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