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第40章 都来推荐人才

其实对于服装厂,张恪清思考了几个发展方向。

第一个就是借助屠宰厂的货源优势,生产羽绒服,如果能做成品牌,未来就可以依托羽绒服作为拳头产品,生产其他服装。

其他服装不需要高利润,能保证厂子正常支出即可,等到冬季靠着羽绒服赚钱。

甚至可以让产品出口,去那些更寒冷的国家地区。

不过这条路很难走,一个是规模太小,另外也没钱,镇服装厂连广告都做不起,做成品牌需要的时间太长,市场变数也太多。

第二个是让服装厂转型,专门做羽绒加工,将成品的羽绒卖给那些生产羽绒服的大厂家。就镇服装厂这规模,连做个贴牌的服装代工厂都不够格。

如此也能跟屠宰厂结合起来,靠着成本优势赚取一些利润,但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成长潜力也有限。

第三个就是生产他说的成本低、工艺不复杂、竞争少且利润高的产品了,那么就要生产一些未来注定会火,但现在做的人还不多的服装产品。

张恪清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但想要做这类服装产品,阻力一定会很大。

最好是刘玮能想到,提出来,他来拍板。

“希望刘玮能想到吧,实在不行,只能给他一些暗示了。”

张恪清觉得他刚才已经暗示过了,成本低就意味着用料少,竞争少就意味着市场上比较少见,利润高意味着很多人想买。

刘玮这次也去京城看过,就没见过那些产品?

“钱还没到账,暂时也不着急,哪怕是只做羽绒服,也足够将服装厂盘活了。”

张恪清正想着万一刘玮悟不到,他该怎么继续暗示呢,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

看了眼号码,有些陌生,但是县里的。

“张镇长吗?我是畜牧局的王林明啊。”

“王局,你好你好,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想来我们大铺镇检查指导畜牧工作?”张恪清有些意外,县畜牧局的局长给他打电话干什么?

之前采购鸡仔,包括编写禽类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手册的时候,县畜牧局也帮了不少的忙,还派人过来指导过镇上农技站的技术员。

“指导工作不敢当,我是想请你吃个饭,咱们约个时间?”

“王局客气了,我这段时间真是忙的走不开,否则我应该请你吃饭的,之前你可是帮了我不少忙,有事儿直接开口。”张恪清知道王林明这是有事儿找他,要是小忙他也不介意帮一下,镇上需要县畜牧局帮助的地方可多了,说不定还能要一些补贴呢。

王林明:“我是想给你推荐个人才啊。你们镇农技站的副站长张国栋,之前是我们县畜牧局下去的,工作能力很强,经验丰富,而且也对口,你看看适不适合加入你们屠宰厂的领导班子?”

啧~~

张恪清有些意外,张国栋之前就找过他,他说过会考虑,没想到现在又找到王林明那去了。

“王局,我实话告诉你,这些天你不是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么多人才,屠宰厂可安排不了。不过我已经准备对屠宰厂的领导班子进行竞聘上岗,你可以告诉张国栋提前做好准备。”

“即使这次选不上,也能积攒经验,等到未来二期、三期落成,他一定能就竞聘成功。”

这些天已经有许多人来找张恪清打听屠宰厂领导班子的事儿,所有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有些人想安排自己人去当厂领导,有些只是想让安排个事儿少钱多的小领导,还有一些是毛遂自荐的。

除了镇长的领导,还有一些县里的领导也都打来电话,甚至包括了一些退了休的领导给张恪清“推荐人才”。

屠宰厂一期也就一百多人,盯着领导岗位的就有二十多个了,都安排进去那屠宰厂也不用发展了。

而且孙市长和陈县长知道也一定震怒。

所以张恪清才想到了这个竞聘上岗的办法,既能选出他满意的管理人才,也不会得罪那些来打招呼的人,但也得不到什么人情了。

这样屠宰厂未来扩张之后,也不用再头痛了。

王林明也听懂了张恪清的话,不是不想直接答应,而是没办法答应,其他打招呼的人级别可能不比他低。

“张镇长,那你稍微透露一下竞聘上岗的要求可以吧?”

张恪清这次没有拒绝,马上笑着说道:“那当然没问题,主要就是阐述到了屠宰厂之后该怎么开展工作,如何帮助屠宰厂创造更多的效益,发展壮大。”

“这个只要有亮点,那就一定没问题。”

王林明道了谢,挂断电话。

“希望真的能有一些不说空话套话,而是从实际出发想到办法的人才吧。”

那些办事儿能力不行,但空话套话极其擅长的人,张恪清是一个都不想用。

张恪清还没来得及干别的事呢,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果然,又是来推荐所谓人才的,他又用同样的话搪塞回去。

张恪清就想不明白了,如果这些推荐人真的觉得推荐的是人才,为什么早不提拔重用呢?

第二天,屠宰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的文件就已经发到了镇里各领导、各单位的手中。

祝四江看着竞聘的岗位中,赫然包括之前张恪清答应的屠宰厂办公室主任的位子,他顿时觉得血压飙升。

张恪清这是一点面子都不想给他了,他选的那个人才怎么办?

他也知道了县委常委会上的事儿,看来王书记也没料到张恪清能毫发无伤的回来。

此时祝四江也无比的后悔,他之前如果不那么贪心该多好。

现在看来,屠宰厂那边他是再也没有插手的机会了。

很多以为打过招呼,过些天就能去屠宰厂上班的人看到竞聘上岗的文件,也都有些意外。

竞聘上岗这种事儿,他们可从没参与过,再说最终选择谁,还不是张恪清说了算?

他们找的关系不够硬?还是张恪清想要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