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官术:拯救女市长后,我步步高升>第68章 不白给谁养啊

回到了大铺镇,张恪清看到牧大江的办公室并没有人,不知道是留在了市里,还是在回县里了。

“小何,通知各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明天上午九点来镇上开个会。”

开会前不告诉那些人开什么会,到时候直接问,也能看出来一些人的工作状态,对自己村里的各种数据是否烂熟于心。

这也是张恪清前世跟领导学的,有些干部确实喜欢临时抱佛脚。

他也快速的动笔,亲自写完了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的事迹报告,校对了一下就收了起来,过几天去市里再送过去。

第二天上午,张恪清坐在会议室,看着各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有个好消息通知大家,关于脱贫致富工作又有了新的办法。”

“大家也知道咱们大铺镇屠宰厂的生猪屠宰车间已经在开工,省里的拨款已经批下来,最快十月底,最慢十一月初就能建成投产。”

“市里已经帮忙协调,跟批发市场进行了联系,甚至相邻的两三个地市,市里也在帮忙沟通协调,以后我们屠宰的生猪不愁销路。”

“所以各村如果有想要养猪的,可以靠着养猪来脱贫致富。之前一些村不是说你们今年新增了一些困难户,不知道怎么解决吗,让他们养猪。”

“这个跟养鸡鸭差不多,镇上甚至县里的技术人员会进行免费的养殖技术帮扶。”

市里也已经下文,要逐步取消农村自行屠宰生猪,避免出现病猪甚至死猪流入餐桌的情况,在许多地区都有人因此受害,如此屠宰厂的生意会更好。

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生猪的供应,只靠胡飞伟一个大型养猪场可不够。

王村的村支书马上说道:“张镇长,我们王村的愿意养猪。”

虽然上次因为养鸡场的事儿被张恪清点名批评了,但他还是第一个响应号召。

他算的很清楚,虽然养猪的成本可能更高,但利润也更高,而且养几十只鸡鸭的地方就能养十几头猪,赚的肯定比养鸡鸭更多。

虽然清理粪便什么的麻烦了点,但不用每天去捡鸡蛋,不担心小鸡鸭什么的被老鼠咬死,那还犹豫什么?

“对,我们赵村也愿意。”

“我们下江村愿意。”

“我们上江村也愿意。”

……

其他几个村的村支书、村主任也都马上出声附和,都表示愿意带村里人养猪,而且都还很激动的样子。

张恪清有些意外的看着他们:“你们能确定自己村里人都愿意养猪?”

他今天叫这些人来开会,只想跟这些人说一些养猪所能带来的效益,然后叫这些人回村动员其他人养猪,尤其是贫困户。

但这些人答应的也太痛快了吧?

“这种好事儿,谁能不愿意?”王村的村支书笑呵呵的说道,“张镇长,这次能把新的贫困户报上来吧,一家能分几头猪,饲料是一次给齐还是按月提供?”

赵村的村支书也问道:“领导,发下来的猪多大,是阉割过的吗,能不能留着做种猪?”

下江村村主任跟着问道:“那个盖猪圈有补贴吗?这个可比鸡圈什么的要更结实,花的钱更多,村里可拿不出来。还有上次鸡鸭鹅就是我们最后挑的,小鹅都没了,只剩下鸭子,这次该让我们村先挑了吧?”

“凭啥你们村先挑,我先开口的,先来后到。”王村村支书马上大声反驳。

“我们村最穷,让我们村先挑。”

看着闹哄哄的会议室,张恪清伸手敲了敲桌子:“都安静,像什么样子!”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答应的如此痛快了,原来以为这个养猪跟之前的扶贫鸡鸭什么的一样,是白给的,那当然都抢着要了。

“我刚才有说过是仔猪是白给的吗?”

有人马上愣了,反问道:“领导刚才不是说这个养猪是扶贫项目吗?”

“谁说扶贫就是白给了?”张恪清冷着脸,“今年上头下发的扶贫款都花光了,镇上也没钱,没有白得猪仔的好事儿。”

“我是说让你们号召村里人自己想办法筹钱买猪仔,镇上出技术加上包销路,保证能赚钱。”

“甚至我可以给你们一个保证,出栏后的生猪收购价,不会比现在的低。”

反正未来几年生猪价格都是持续走高的,等到这些人养的猪出栏,也该过元旦了,那时候生猪价格肯定比现在更高。

几个村支书、村长面面相觑,真不是白给?

有人不甘心的说道:“领导,要不猪仔镇上解决,我们自己想办法让各家准备饲料,建造猪圈,保证把猪仔养大卖给屠宰厂,绝不私自卖掉或者杀了。”

张恪清瞪了对方一眼:“我拿什么给你解决,变出来钱吗?”

有人小声说道:“不是屠宰厂的拨款下来了嘛。”

“你在说什么!知不知道什么叫专款专用?”张恪清气坏了,胆子还真是大,还想挪用屠宰厂的建造资金,殊不知屠宰厂这边还不够用,后续得再贷款呢。

“你们各村不是还有一些有点钱的人么,号召他们可以养猪致富。那些原本养猪的,问问他们想不想扩大规模,有了销路,也有经验,为什么不多赚一点呢?”

“回去都好好宣传一下,一会儿把发给你们的宣传单都拿回去,用大喇叭广播一下,再贴在村委会宣传栏,让其他人都能看到。”

“我可告诉你们,这绝对是一个致富的好机会,你们要是不把握住,到时候被村里人埋怨,甚至咒骂可别后悔。”

各村的村支书、村主任都回去了,相互交头接耳的,但每个人脸上都没了刚才的喜色。

还以为来开会是什么好事儿呢,让别人养猪,又什么都不给,这谁能干啊。

一连三天,张恪清没接到任何一个村支书或者村主任的汇报,似乎各村都没有人打算养猪。

“小何,通知小赵备车,我们去村里转转。”

他要亲自去各村转转,看看那些村干部到底是否认真的宣传了养猪的好处,怎么可能一个动心的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