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恪清接起电话:“徐总,你好你好。再忙也有时间接徐总的电话。”

“二位跟领导谈的怎么样,很快能敲定投资协议吧?”

他没猜错的话,今天徐丰肯定已经见到了孙市长。

孙市长那边按照他的提示重点来谈,敲定投资协议的可能性很大。

徐丰:“张镇长消息还真是灵通,我们确实跟孙市长谈了一下投资的事情,不过孙市长还在考虑,说要上会讨论。”

“但不管合作能否成功,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

“之前不是说了,要给你们大铺镇赊销一批饲料么,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第一批可以赊销一千吨,包括浓缩预混饲料、豆粕、玉米、麦麸等,如果需要稻糠,我们也可以提供。”

在孙市长办公室谈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说到可以赊销一批饲料,孙市长明显意动了。

看来这个条件果然很重要,虽然会占压他们更多的资金,但几个人一起承担,压力也不算大。

更何况虽然他们计划的年产十万吨的饲料厂号称投资一个亿以上,实际上一期工程一人只要几千万就够了,一半以上还是流动资金。

一千吨哪怕都是浓缩预混饲料,他们也扛得住,如此可以让市里更加倾向于选择他们的投资。

万一失败了,起码也多卖出去了上千吨的饲料,给他们企业转型多争取一些时间。

张恪清听到徐丰的话,却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反问道:“徐总,一千吨对大铺镇来说确实是够了,咱们之前不是说的整个青山县的贫困户都可以赊购吗?”

既然徐丰主动打来电话,那就说明徐丰着急了,那他还客气什么?

徐丰嘬着牙花子,他很想问张恪清一个镇长,管县里其他乡镇干什么?

“张镇长,一千吨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如果整个县都这么做,那需要的可是十倍不止。如果市里能确定让我们来做这个饲料厂,那我们当然愿意这么干。”徐丰疯狂暗示。

把投资饲料厂的机会给我们,这些事儿都好说。

要是没有,那其他乡镇赊购的事儿也免谈。

张恪清马上说道:“徐总,那我就把这个好消息跟领导汇报了,你看什么时候过来一趟,咱们签个合同,也请你跟我去村里看看,那些贫困户都是朴实的人,绝对不会赖账。”

挂了电话,张恪清兴奋的看着江凯:“马上去通知各村,告诉他们镇上给他们联系了可以赊购的饲料,如果他们有兴趣,那就都做好准备,养殖的数量可以增加,猪圈也盖大一点。”

江凯震惊的看着张恪清:“领导,你的意思是所有的贫困户都可以赊购饲料?”

他这才知道领导为什么不让他统一采购,原来是准备赊购了。

刚才他居然还误会了领导,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对,他们已经答应了给一千吨。我们都选择浓缩料,再有一些玉米、豆粕,搭配自家准备的稻糠之类的,足够他们的养殖规模扩大接近一倍。”

“你把之前那些饲料商的报价送过来,我看看再跟他们谈谈优惠价。”

一个多小时之后,徐丰和李明就来到了张恪清的办公室。

见到张恪清,徐丰就热情的说道:“张镇长,这大铺镇我之前也来过,可是不怎么样。”

“没想到张镇长才来了半年不到,就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恪清笑着邀请两人坐下:“是领导帮忙再加上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才让大铺镇有了这些变化,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二位带着报价单了吗,我先看看?还是先去养殖户那边看看?”

“村里就先不去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徐丰马上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报价单:“这是我们几个厂子共同提供的,都是实价。”

张恪清看了一眼,这什么实价啊,都是零售价。

“徐总,李总,这个价格是不是按照批发价走?我们用量大,你们也不需要中间环节,更何况他们都是贫困户,便宜一些更好。”

徐丰嘬着牙花子,这都答应赊购了,怎么还讲价呢?

他们要压四个月的货款呢,那些钱存在银行利息都不少。

不过为了能成功投资饲料厂,让他们免除被行业龙头挤破产的风险,未来赚到更多的钱,那就先让一步。

他跟李明对视一眼,点了下头:“好,我们每吨可以降低百分之二。”

“百分之四。”张恪清马上说道,“别觉得我过分,我打听过市面上其他饲料的批发价。这还是经销商的批发价,你们一定还有的赚。”

“百分之四我们就真不赚钱了,不同的饲料,成本也不同,我们这个是高蛋白,尤其是那些浓缩预混料,都是在省里拿过奖的。”

拉扯了半天,终于是谈好了降价百分之三,徐丰两人也松了口气。

但张恪清又说道:“徐总,李总,这个价格我们能答应,到时候你们直接送到养殖户家中,每家单独跟你们签订赊购合同。”

李明不乐意了:“张镇长,这怎么还得我们送货上门呢?我们负责送到县里就行了吧?”

我们答应赊购,你又来讲价;答应了降价,你又要送货上门,这不是得寸进尺么。

“李总,那些养殖户都是贫困户,他们哪儿来的车?镇上也没有那种大车,你们就多一脚油的事儿嘛。刚才价格我都让步了,这个你们也让一让。”

“我这边也给你们一个保障,他们的生猪出栏送到屠宰厂,你们直接拿着赊购合同,来屠宰厂这边当场结算,先给你们饲料款,再给贫困户结算剩余的钱,这样足以保证没人会赖着不给。”

“如果你们答应,我以屠宰厂的名义跟你们签订一份协议,保障你们的利益。”

这样也免得徐丰和李明他们后悔。

徐丰一听屠宰厂跟着签协议,也放心了许多,跟李明都出去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走回来:“好,我们答应了。”

很快张恪清让何永伟将拟定好的协议打印出来,双方签字盖章。

张恪清跟两人握着手:“我代表大铺镇的贫困户,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也相信市里一定会选择你们来投资。”

等他们走了之后,何永伟忍不住问道:“领导,如果饲料赊购,那些贫困户的养殖规模可能会翻倍,一千吨饲料不够吧?”

张恪清笑了笑:“不够,再找他们继续赊就行了。”

一千吨都出了,还差五百吨吗?

他们也不想耽误那些生猪出栏,耽误回款吧?

既然能让步,就多让一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