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第691章 正式下贴

“可是若是到了夫家,管着宅子里的事情,再有什么纰漏,我这个做娘亲的可就插不上手了,就只能靠着她自己了。”英国公夫人感叹说道:“所以说啊,能出的错处,在家里都给纠正过来,将来也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如此一来,咱们闺女在外,也不会堕了你英国公府的威名。”

高门大户,当真是将名声看的比命都要重要。

英国公夫人也绝不会让女儿嫁出去之后再夫家,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长本事都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瞎不了,所以才从去年开始,她就对自己的女儿,严加管教,除却自己言传身教之外,还请了好几个老师。

有专门教规矩的,还有专门教看账管账的。

一年多的时间,李韶在英国公夫人的教导下,也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当家的主母。

管家站在房门外。

“国公,夫人,宫中来信。”

“人在何处?”

“前厅候着。”

李绩看了一眼自家夫人:“这个时候,估摸着还是这事儿,咱们一块儿过去看看吧。”

英国公夫人点点头。

两口子来到前厅,宫中的人正在候着,见到他们两人,连忙拱手行礼。

“拜见英国公,国公夫人。”

来送信的是立政殿的少监,主要便是负责立政殿往宫外送消息的,李绩鲜少有见过他,但是宫外的高门女眷对他倒是熟悉。

每年逢年过节宫中宴饮,便是立政殿少监出宫见各家当家主母,邀请前往宫中参加宴会,或是宫中皇后召见谁家女眷,亦是会派遣殿中少监前来送消息。

“少监,可是皇后娘娘召见?”英国宫夫人率先问道。

李绩与立政殿的人没有交际,因此,率先说话的,便只能是女眷了。

“英国公,夫人,这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帖子。”少监说道:“是为了泾阳王殿下和令嫒的事情,如今双方都同意了这门亲事,按照您二位的要求,说是让泾阳王殿下与令嫒先见一面,按照规矩,泾阳王府理应由长辈或是媒人送来拜帖。”

“皇后娘娘便来做这媒人的差事了。”

少监将事情解释清楚。

“原来如此。”英国公夫人恍然大悟。

“若是方便的话,国公和夫人,可否定下一个时间,下官也好回宫在皇后娘娘面前交待了此事。”少监拱手说道。

“好好,少监请稍等,我这就回送拜帖。”英国公夫人连忙说道。

李绩也是点头同意。

一切都是按照礼数来的,他自然无话可说。

同时,也在心中对泾阳王高看一眼。

原本以为,这位泾阳王殿下,不懂这些事,会是个孟浪之人,从往日往英国公府送东西的行为来看,至少是这样的。

没想到,在这等事上,他倒是个心思细腻之人。

这也算是对自家女儿的重视了。

不错。

李复的谨小慎微,倒是赢得了未来老丈人的高看,如此也就不枉他专门去临时翻书学习了。

李靖在厅中陪着宫中少监闲聊,顺带着打听打听泾阳王在宫中的事情,少监在宫中做事,不管是太极宫还是大安宫的闲事,或许多少都有听说。

有什么新鲜事,宫人们私底下会议论的。

英国公夫人则是连忙去书房,准备给少监带回宫中的回帖。

约么不到两刻钟的功夫,英国公夫人便从后厅进来,手中已经带来了回帖,交给了宫中少监。

“少监,还请将此回帖,交予皇后娘娘。”

少监自椅子上起身,双手接过回帖,点头应声。

“咱一定带到,在此也恭喜英国公,喜事临门了。”少监拿着拜帖,拱手笑道。

“多谢多谢。”李绩的脸上带着笑容,回应着少监。

一路将少监送到门口,两口子目送着少监乘坐马车离开,这才转身回府。

“这来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啊。”李绩感慨着。

早前是担忧,自家闺女将来的归属,万一找不到合适的人该如何。

如今真的有了合适的对象,事情也是要定下来了,心里又觉得,自家闺女在家也挺好的,就算是养她一辈子,英国公府也养得起。

突然这一下子就觉得泾阳王不怎么顺眼了。

什么玩意儿,就这么着急约见自己的女儿......

“怎么了?”英国公夫人注意到了自己夫君的脸色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没事。”李绩嘴硬,气呼呼的转身就朝着宅子里走去。

英国公夫人一头雾水........

这又是抽的哪门子风?

神经。

且不管他,还要去跟韶儿说说这事呢。

英国公夫人为两人约定的时间是三天之后。

因为宫中少监就在厅中候着,她也来不及找自家闺女再商量具体时间了,干脆就推到三天之后,不管这中间有什么事情要忙活,三天,都足够了。

英国公夫人面若桃李,走路都带风,回到内宅之中,来到了李韶的院子里。

李韶坐在院子的树荫底下,正在精心擦拭着那一杆长枪。

这可是好东西。

说起这个,李韶觉得,泾阳王这个人,非常的有眼光。

这是一杆好枪。

自从它被送到英国公府之后,李绩就将它交给了自己的女儿。

毕竟人家泾阳王都说了,这是送给李韶的,李绩就算是喜欢,也不至于抢自己女儿的东西。

这杆枪到了李韶的手里之后,被它当成宝贝一样爱护。

习武之人,得到上好的兵器,都是心生欢喜的。

英国公夫人一进院子,便是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哎哟,脑仁疼。

“我的韶儿啊,你怎么还在这鼓捣你这兵器啊。”英国公夫人长吁短叹:“你这都是待嫁的人了。”

“娘亲。”李韶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母亲,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您这么着急作甚,还早呢。”

“可不早,这件事啊,如今已经算是定下来了,你知道泾阳王那边的媒人找的谁吗?”英国公夫人故作神秘的问道。

“怎么,今日媒人登门了?”李韶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