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进击的大明铁骑>第165章 九千岁暗箭伤人,小郡主见招拆招

天色已晚,紫禁城已经落了锁,杨延宜即便现在想要面见皇帝,也是不可能的。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里。

随行的李二狗,也看出来他情绪的低落,开口问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杨延宜没有办法对他明说,在他自己看来,推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能一改大明糜烂的税收制度和推诿成风的官场风气。

但是,反对这两条制度的官员,他们就都是错的吗?

就拿徐光启来说吧,他所提出不应该实行考成法,他错了吗?

杨延宜觉得脑子有点乱,穿越之前他也不曾接触过国家政策的制定。

穿越过来之后,他原本以为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加上接受过更系统的学习,完全能够轻易的解决大明这些问题。

看来,他是错的离谱了。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即便领先了别人几百年的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方面,他可以说依旧稚嫩得像小学生一样。

杨延宜回府之后,已是深夜。

徐光启的夫人和孩子还没有走,赵敏也强忍着困意,在客厅陪着她们说话。

其实若杨延宜想要将徐光启带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毕竟徐光启涉及了通奴,并且还有韩旷这个人证。

当然,韩旷很有可能是受到了魏忠贤的指示,才将徐光启拖进了这趟浑水的。

徐光启也不希望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入狱、清白不分的又跑了出来。

杨延宜若是在事情尚未查明之前,就强行将人带走,那么他才是违反了大明律的那个人。

杨延宜好言宽慰了他们母子俩几句,内厂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不会为难徐大人的。现在天色已晚,明天天亮之后,他就会去想办法。

徐夫人也知道杨延宜已经尽力了,他肯到内厂去打个招呼,已经是常人所难办到的了。

所以,她千恩万谢的出了府门。

赵敏也看出了他低沉的情绪,没有再跟他使性子,而是为他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这一晚,对于杨延宜来说,是格外的漫长。

才四更天,杨延宜就出了门,前往皇宫。

他走了之后没多久,府门外已经挤满了乌压压的人群,仿佛跟赶集似的。

负责看守的士兵不敢怠慢,也不敢放人进入杨府。

赵敏得到讯息后,来到了门外。

杨延宜当初给她置办衣裳头面的时候,就不是按照侍女的规格准备的,所以她这一身打扮亮相时,门外的众人立马都围了上来。

打头的一个中年男子立马迎了上来,开口说道:“姑娘,小人有事要求见杨大人,还请代为通报。”

“他出去了,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那中年男子左右观察了一下,小声说道:“可否请小人进门再说呢?这里不方便。”

赵敏不知道他捣什么鬼,再说现在府门口的值班房里还住着十余名士兵呢,也不怕他乱来,于是将人迎进了门。

进门之后,那中年汉子从背上取下一个布包裹,将包裹打开之后,三条狐皮就抖落了出来。

赵敏一看,顿时眼睛一亮!

那中年男子取下一条狐皮递给了赵敏,说道:“姑娘请看,这可是顶好的狐皮啊!”

赵敏接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这条狐狸皮通体呈现火红色,只是在胸口有一撮白色的绒毛。

皮子上火红的绒毛柔顺而服帖,就像一团火焰一样,在她手里跳跃着,整张皮子看不到任何的伤口。

这说明这只狐狸是在深秋时分,最为膘肥体壮时被捕猎的。更难得的是,整条皮子上没有一处破口。

那必须要是箭法极其高明的猎人,将箭矢从这火狐眼眶中射入,才能做到的。

如此纯色的狐狸,已经殊为难得,更何况还需要极其高明的猎手才能办到。

另外两条一条犹如墨染,通体黝黑而散发着光泽。另一条则如同白雪般,不带一丝杂毛。

莫说这中原地区了,就是对于建奴来说,这样的狐狸皮也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更遑论此人一下子就拿出了三条。

这来自家乡的东西,很快勾动了她的思乡之情,她抚摩着狐皮,朗声说道:“这的确是难得的宝贝,大叔,你是要卖吗?作价几何呢?”

那男人将三条狐狸皮都放在赵敏手里,说道:“不瞒您说,这三条狐狸皮都是我家主人送给杨大人的。”

“送的?你家主人是?”赵敏皱起了眉头。

那男子小声说道:“我家主人姓范,来自山西,十几年前跟辽东女真做了一些生意,那时候还是合法的嘛!现在却被朝廷误会了,还请杨大人代为说项。”

赵敏听完后也是一愣,将那三条狐狸皮还了回去,说道:“对不住您了,我家大人现在是一介布衣,恐怕帮不了你什么。”

那男人还要说话,赵敏面容转冷,对着一边的侍女说道:“小翠,送客!”

被唤为小翠的侍女答应了一声,就要在前方引路。

那男人还想纠缠,看到把门的士兵面色一沉,不敢再多说什么,跟着小翠就出了大门。

赵敏在门内思索了一下,等到小翠回来后,对她吩咐道:“你去外面问一下,看他们是不是都是来找大人说情的。”

小翠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得到的消息是,那些都是被抓的官员或是富商的家属,都是因为家里人被内厂捉拿了,现在来找杨大人说情的。

赵敏点了点头,对一边的士兵说道:“劳烦你们将门口的那些人都驱散开,别让他们在这里了。”

那士兵一声领命,便出了府门,将那些人往外轰。

小翠却不解的问道:“少爷虽然现在不做官了,但跟朝里的那些老爷们也总算是有往来的,这样赶他们走,少爷会不会怪罪啊?”

“那些人不是来找你的少爷求助的,他们是来催命的!”

赵敏冷哼一声,扭头便走。

小翠脸羞了个通红,暗里“啐”了一声,低声说道“什么我的少爷,那不也是你的吗?”

赵敏与杨延宜不同,她从小就位居高层,政治敏感得多。

杨延宜昨夜受徐光启之托,前往内厂说情,今天一早,门口就来了这么多人,很难说背后没有人指使。

她虽然不明白杨延宜在做什么,但牵扯到女真那边了,肯定就不是杨延宜应该再沾染上的。

所以,她做了决定,毫不留情的将那些人都驱散了。

……

内厂。

魏忠贤将昨夜的战果汇报给了朱常洛后,很得意的就回来了。

虽然他答应了杨延宜,没有再对那些官员用刑。但他也明白,那里面是不包括韩旷的。

这个曾经的内阁次辅,现在却再也没有那一日的意气风发,在经受大刑之后,内厂的番子们让他说什么,他就回答什么,一句话也不敢含糊。

一个番子手里拿着一张状纸,兴冲冲的递给了魏忠贤,开口说道:“厂公,证据链齐全了!人证、物证,以及韩旷些的书信,咱们都整完了!”

魏忠贤接过一看,嘬了嘬牙花子,将那些状纸和书信都扔进了火炉里。

番子们费了一番心思,整理出来韩旷和徐光启勾结的证据,就这么化为飞灰了。

他有点不解,这明明是厂公要求做的,为什么又给烧了呢!

魏忠贤却不跟他解释,只是淡淡的说道:“把徐光启摘出来吧,这个人咱不动他了。”

那个番子也不敢说什么,低头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走了过来,趴在魏忠贤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魏忠贤也是一愣,问道:“什么?都给哄走了?”

“回厂公,那杨府开门放进去一个人,说了没几句话,就给轰出来了,门口的人都给轰走了!”

魏忠贤低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那你吩咐下去,让那几个御史先别上奏了。”

小太监低眉顺眼的应了一声,转身便走。

好你个杨延宜,还真是难对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