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进击的大明铁骑>第358章 遇见康尔顿船队

皇太极手臂上的伤口已经缝合完成,伤口上缝合线像是一条蜈蚣,左右两侧都有着十数个触角。

随军郎中用沾满了高度烈酒的棉花擦拭着伤口表面,进行再一次的消毒,以准备包扎。

烈酒渗入伤口带来一阵剧烈的灼烧感,让皇太极的左臂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他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船只上,以试图减轻这种疼痛感,但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原本他有着二十艘的船队,现在只剩下十四艘,其中的六艘已经永远的沉没在冰冷的海水里了,包括上面的大金士兵。

他不由得回想起发生在之前的那场海战……

就在他的船队在绍兴完成了打击倭寇的任务,准备返回朝鲜进行补给时,他遇到了康尔顿的船队。

康尔顿的船队从安东卫撤退后,就去了朝鲜寻找皇太极,准备说服他加入侵略大明的计划。

但是,康尔顿在朝鲜珍岛遇到了沿海岸巡逻的岳托船队,也得知了皇太极本人不在朝鲜的事实。

扑了个空的康尔顿只能返回,不料在半途中与皇太极返程的船队相遇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海面极其的平静,只有微微荡漾的微小海浪,轻轻的拍打着船只。

此战大金似乎并未捞到任何的便宜,反而劳师动众转战千里有余。

倭寇在上虞县城劫掠的钱财和女人,也都还给了大明。

但皇太极和鳌拜却十分清楚,他们已经得到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倭寇在上虞海边留守的那几艘战船上,就有四门卜加劳巨炮,这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生产的巨型舰载炮,也就是后世影响了大明和大金两个政权的所谓的红夷大炮。

这些巨型的火炮,乃是现在大明尚且不能铸造的。虽然大金也无法铸造,但他毕竟已经有了实物,可以慢慢的来研究。

之后,在绍兴城外犬养的火炮阵营内,他们又发现了两门。

除去这六门红夷大炮外,更有几百支燧发枪和配套的纸包弹。

皇太极知道杨延宜已经仿制了燧发枪,他也知道燧发枪的存在,但却不懂得如何去制造。

现在看到了这燧发枪的实物后,大金立即就可以开始仿造并全面换装。

加上皇太极本人骨子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得以舒缓,所以皇太极认为这一趟收获是颇为丰盛的。

所以,皇太极的心情非常好,他甚至还破天荒的喝醉了。

船上的生活是枯燥且乏味的,清水根本无法长时间的保存。

无论将装载清水的木桶进行何种清洁,用烈酒擦拭也好,用阳光暴晒也好。清水也统统烧开后自然放置冷却。

可这二者的结合就犹如魔鬼一般,装满了清水的木桶,往往在不到两个星期就会长出绿藻。

之后绿藻就会越来越多,在水桶壁上疯一般的生长,让整桶水都变得像石油一样的浓稠并且散发着一股子味道。

所以,船上的士兵们会在航行的前两周,毫无节制的痛饮清水。因为过了两周后,他们就再也无法享受到这种奢侈的待遇了。

之后水桶里的储存的清水口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皇太极准备了许多的烈酒,在浑浊的清水中加入烈酒后,那口感将变得容易下咽一些。

皇太极知道在远航中,因为无法补充新鲜的蔬菜,会导致维生素c的缺乏,从而让士兵患上败血症。

所以他准备了一些黄豆,带到船上用清水水发豆芽。

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朝鲜水手们告知大金勇士的一项秘闻。

那就是在船只上携带着一只母山羊。朝鲜水手还特地为这只山羊准备了额外的粮食。

这些似乎有意瞒着他,直到他无意中发现了那只母山羊的用处,竟然是士兵用来发泄的。

从那以后,他越看那只母山羊,越觉得仿佛看出些眉清目秀的感觉来。

就在他喝醉的那一天,康尔顿的船队遇到了他们的船队。

皇太极是个有着极强的自制力的人,他自从做了大金的大汗后,无论是美酒、美色,他都能做到很节制。

但碰巧就是那一天,他受到了船员们热烈气氛的影响,多喝了两杯。

就在他在船长室里休息的时候,鳌拜小心的敲响了他的房门。

鳌拜一开始还是用手指捏着铁环,在门上轻轻的敲着,黄铜门环在厚实的木门上,发出沉重的“咚、咚”声。

但里面却是毫无反应,鳌拜有些着急,康尔顿派来的特使就在甲板上等候,但他们的大汗此刻却是陷入了沉睡之中。

鳌拜是知道皇太极对于这些洋人的态度的,最开始康尔顿派出的使者,就被初掌权的皇太极推出去砍了。

结合皇太极对待倭寇的态度,他从心底感觉到,自己的大汗对于跟洋人之间的勾连是非常抗拒的。

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去代替皇太极做决定。

他是粗犷憨厚了一些,但人绝对不是个傻子。

私自揣摩大汗的心理并代替他去做决定,这怎么看都是作死的行为。

所以,他在叫门许久无果之后,便返回了甲板,陪同着那位特使寒暄。

他让人准备在甲板上准备了一桌酒菜,并向他致歉,表示自己的大汗因为喝醉了,现在没有办法接见他。

这个特使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长,他是知道子爵大人的谋划的,这位大金大汗,乃是康尔顿计划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康尔顿从来就没有指望倭寇能给大明带来多大的乱子,他做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拉皇太极下水。

建州女真,才是那个可以给大明带来大麻烦的存在,没有之一。

他的想法没有错,尤其是皇太极在占领了朝鲜后,他就发现了这位大汗的高瞻远瞩。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这位大汗都不应该错过这个天赐良机。

所以,特使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而是陪同鳌拜在扯淡。

这些洋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其口音之地道,甚至比鳌拜更好。

两人推杯换盏之间,倒也没有什么局促的场面发生。

尤其是那位特使是个非常健谈的人物,他在谈起自己在海上的一些见闻时,让鳌拜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其间,特使因为喝了几杯酒,感觉到腹部有一些尿意,因此提出要去方便一下。

船上也有修建专门的厕所以防止船员们随地大小便,因为船员们的排泄物会带来疾病。

厕所很是简陋,在角落里有一个封闭的空间,约两米高,一米多长。

里面放置着一个木桶,木桶比脚站立的地方低了一些,以方便蹲着排便。

特使解开小衣,放完水后,推门走出了厕所。

甲板上的朝鲜水军接着走上前来,将木桶提了出来,倒在了大海里,又用绳索将木桶吊下海里进行清洁处理,再提起来。

在他们的船只上,厕所清理乃是一个麻烦事,往往都需要进行惩罚式的排班,才会有人去做这件事。

所以,这个随时清洁的习惯,让特使感到了少许兴趣,他站在船舷边,观看了一会儿。

就在这望了几眼的功夫,特使却皱起了眉头。

他从船只下方看到了从炮口延伸出来的炮管,那炮管的口径和式样,让他皱起了眉头。

他左右观望了一眼,见到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行动,身边只有一个精瘦的朝鲜水手,麻木的做着清洁工作。

他悄悄掏出千里镜,仔细的观察了一番,果然是!

那从炮管子里漏出来的那一截,赫然正是卜加劳舰载炮!

他甚至看到了炮管上刻着的铭文,这种火炮他非常的熟悉,也知道它的产地在哪里。

但是此刻,这种火炮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现在大金的船队上!

难道其中出了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