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千将>第370章 调查资料

沈浩抛出来了问题,接不接得住是廖参谋的事。这可关系到廖参谋的身家性命,确实如沈浩说的,不行也得行。

缅甸中央军驻扎在果敢的那个师,那还是很多年前缅北和中央军大混战时期,确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当年政府军想一鼓作气收回缅北,但是打了半天才发现,没有重型武器支援的情况下,打下来也只能是一时的占领,根本不可能施政和统治。

你打我跑,你跑我追,你停我扰,这可是学到了我们当年游击队的精髓。

这里是山林为主,重型装甲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各路军阀打游击就能把中央军牵着鼻子走。

大量覆盖的原始森林,连绵的大小山脉,本地的部队虽然正面处于人数的劣势,但是这里的地形才是最好的武器。

打完冷枪马上就能钻进山里,中央军追击就跟你打丛林战,不追击就日复一日袭扰你的后方,所以缅甸中央军才放弃了当初控制缅北的想法。

那个师的留下也是和果敢白锡仁商量的结果。当时白锡仁控制了果敢,成立了果敢政府,但是实力不如南边的佤邦,所以才同意缅甸中央军留下这个师共同驻防。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果敢和当初刚成立时完全两样。现在的果敢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被驻扎一个师在果敢,就仿佛留了一个贼住在家里一样。

如果能把这个师赶走,果敢马上就能解开被傅的手脚,不光可以不用再向缅甸军方交钱,而且再也不用看缅甸的脸色行事。

廖参谋当初不是推脱,他的权力只在军部的边防军这一小块。那个师的存在确实是缅甸司令部的安排,廖参谋没有权利调动这个师。但人是活的,廖参谋混上这个位置,司令部也是有人罩才能把屁股坐稳。

解决问题,廖参谋还得往上求助,于是想好了说辞打电话给司令部的老领导。

老军长,有急事还请你拿个主意。

什么急事?现在是司令部总参谋部任职的玉参谋听到急事两字,赶紧问道。

缅北的克清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现在克清邦又有了统一的迹象,而且实力比以前更加壮大。现在他们正在摩拳擦掌的集结部队,有迹象表明想要吃掉我们驻扎在果敢的那个师。

玉参谋说道:上次你在克清丢的两个旅好不容易才压下去,怎么又出事了?

本来我们也是想趁克清内乱插个钉子进去,没想到他们还有后手,这可真不能怪我啊,我们以前合作的蒙将军也被他们枪毙了。不过我和克清邦做过了谈判,对方答应了把我们的两个旅放回来。

那倒是个好消息,但是撤回那个师,我们还需要开会讨论,我一个人还做不了主。

老军长可要快点,我们派在克清那边探子已经看到对方大量部队在调动,如果不撤回,可能要被克清整建制吃掉。

我知道了,有什么情况及时上报。

下午,玉参谋召开司令部军事会议,讨论到晚上有了结果,同意撤回那个师。

这个师现在的作用越来越小,如果缅甸军方想收回缅北,这个师绝对不会动。但是军政府已经越来越没有信心收回缅北,只要缅北的势力不宣布独立,保持现状对现在的军政府更有利。

现在国际的形势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大家都在闷头发展经济。缅甸内部因为这么多年的战乱,经济远远被周围的国家拉到了后面。

中国就不用说了,泰国,印度也都发展的蒸蒸日上,而缅甸因为常年战乱,没有外来的投资,内部也没有突出的人才,早就被远远抛在了后面。

所以缅甸对缅北这块山林为主,多民族混居,没有多大经济价值的地方当成了鸡肋,只要没人闹独立,闹成啥样都行。

沈浩要赶走这支部队,一个是因为果敢白家的利益诉求,另外一个也有他自己的长远考虑。

缅甸政府军已经有了刺杀自己的先例,任由旁边躺着一支力量强大的正规化军队,那就是在自己睡觉的枕头下面放颗地雷。

如果排掉这颗雷,还能成为沈浩身上一个亮眼的功绩。

毕竟南北双方敌视已久,能赶走对方的军队,缅北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包括潘家的佤邦。

有百利而无一害,沈浩一定要做。而在廖参谋的老军长的斡旋和说服下,这颗钉子终于从缅北身上被拔了出去。

沈浩也遵守了当初的承诺,把奉旅长,古旅长以及所有被俘虏的部下全部交还给了廖参谋。

同时联合政府发表了一份通告,大意如下:在和缅甸军政府友好协商之下,归还缅甸中央军入侵克清邦时的投降的俘虏,作为交换,缅甸军政府撤出果敢的驻军。

这件事情办的干脆利落,不光克清邦自己人,还有新加入的北禅邦曼将军,甚至远在东南部的克耶邦也对沈浩为缅北拔去钉子表示赞赏,并打来电话以示感谢,客套了一番。

一时间,联合政府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作为联合政府主席的沈浩,也跟着出现在了关注缅北局势的一些大人物眼里。

不过沈浩是不会知道这些的,他现在也没时间庆祝缅甸军撤走最后一支正规军的喜讯。

张启墨发来了金贸集团详细的资料,沈浩正在仔细翻看。

张启墨知道三哥需要了解什么,主要厘清了金贸集团的业务,里面重要人员的构成,还有一些明面上的财务情况。

而一些重要的信息都有红色的水笔划了出来,看来老幺真是下了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心思和精力。

金贸集团主营的是金属矿石的贸易。中国总体上是个能源不算丰富的国家,作为世界加工中心,需要更多的原材料来支持这个世界工厂的运行,而梅总因为有姐姐这个强有力的靠山,进口贸易做的风生水起。

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梅总,张启墨当然做了全方位的打听。

梅总是公司老大,同时也是控股股东,但是在公司的风评简直糟糕,张启墨一顿饭交情就套出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