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总裁豪门>五十年代开局:打猎养娃撩妹斗禽>第131章 养殖场确定 互相帮助

“在这次来寻求和红星轧钢厂合作之前,我们村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准备。

如果我们合作成功,所有准备的东西都会转让给红星轧钢厂。

要说最快出栏的肯定是鹌鹑,有七八千只,元旦之前就能出栏。

然后就是鸡鸭,各5000只,过年之前能出栏。

其他的要等到明年了。

当然,有些东西不一定非要等到出栏才能吃。

像红烧乳鸽,就得用20天到30天的鸽子。”

“好啊,我正愁过年给职工们发点啥呢,这不就有了嘛。

请你们村务必把我们的牲畜照顾好。

这可是全厂职工的希望。

这个项目我想天法都得让它在会上通过。”

这可是一大笔物资,李厂长怎么可能让它从眼皮底下溜掉。

五万块钱对轧钢厂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要不是上面有规定,下乡收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最高溢价幅度。

轧钢厂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过。

用钱砸也能把老百姓手里的物资砸出来。

“那养殖场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其他方面我想跟李厂长探讨一下。

毕竟结对子帮扶,不是光投一个养殖场就结束的事儿。

其他方面也要做好,毕竟双方是奔着持久发展这个目标去的。”

“赵科长,有什么都可以说。

到时候我在会上也会提出来。”

“那我就简单的说几点?

具体的一些细节,要等到轧钢厂通过帮扶我们村的提议后,再进行商量。

我们村希望轧钢厂能够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对农具以及农用设施等等进行维护。

农忙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轧钢厂组织人员帮助我们村干农活,优先选农村出来的人。

有限的进行粮食互换。

我们村的红薯是比较多的,想跟轧钢厂适当的换取一些棒子面。

村里生活生产物资都是比较缺乏的。

希望通过轧钢厂的渠道购买或者换取缺的部分。

大致就这么几个方面。”

赵十三不但想要轧钢厂派人对农具进行维修。

他还想要在赵家沟弄小高炉土法炼钢。

这就需要轧钢厂在技术和人员两个方面提供帮助。

不过赵十三现在没提,不想节外生枝。

毕竟要到明年六月,大炼钢才正式开始。

还有充足的时间让赵家沟学习用小高炉土法炼出合格的钢铁。

完全不用着急,可以徐徐图之。

农忙的时候有人帮忙的话,他们村就可以开出更多的荒地。

虽然现在靠着自己弄出的一些农用机械,村里多开了不少荒地。

但是现在工业基础比较落后。

很多先进产品根本做不出来,想要开垦更多的荒地只能用人去堆。

每年农忙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假,让农村里的孩子回去帮忙。

还会组织城里的孩子去田里帮忙。

赵十三想着,反正轧钢厂又不是全年都是满负荷运转。

如果农忙的时候,任务不重的话,完全可以组织一批人手过来帮忙。

村里可以付出一点代价的。

红薯这东西不是很耐储存。

就算储存得当,期限也比其他的粮食要短,做成红薯干又费劲。

如果能换一部分给轧钢厂,他们村就多了一部分耐储的粮食。

轧钢厂职工一个月吃那么一两顿红薯。

应该还是能接受的,毕竟这玩意儿不难吃,只是不能多吃而已。

村里很多东西都缺,像油,盐,布等等,整个村子缺口还不小。

现在可不是后世,量越大越便宜。

现在可不一样。

别说你没票,就算有票人家也不一定卖,很多抢手货都摆不上柜台,就被分完了。

自己虽然是供销社的,还是个科长。

但是一点两点的可以,整个村一万多人呢。

所以说还是通过轧钢厂来搞这些比较好。

轧钢厂行政级别高,而且钢铁是热销产品,好多单位都给面子。

很多东西不太难弄到,而且价格还便宜一些。

“赵科长的要求还真不少。

不过对轧钢厂来说,做到这些要求问题不大。但是”

但是后面李厂长没说,可是傻子都能听出来什么意思。

赵家沟不是轧钢厂的包干区。

投入资金建设养殖场,对轧钢厂有好处,可以干。

但是其他几个方面,轧钢厂没有义务帮忙。

赵家沟总得付出点什么,轧钢厂才能帮忙,互惠互利才能常来常往。

“当然不能让轧钢厂白帮忙。

我是这么想的,可以在养殖场收益方面进行一定的让步。

另外,村里的自有牲畜以及其他的农产品,要卖的话首先选择轧钢厂。

轧钢厂不要的话才卖给别家,价格方面肯定优惠。

农闲的时候,如果轧钢厂有需要,我们也可以过来帮忙。

比如厂房建设,道路修整等等都可以。

“赵十三又不是打算空手套白狼。

他是愿意付出代价的。

无条件帮忙顶多就一次,只有大家都得利,日子才能长久。”

“有赵科长这句话,那就没问题了。”

“结对帮扶的事大体就这样了。

我这边有个想法,可以让轧钢厂受到的非议小一些。”

有些事主动去做和被迫去做别人的看法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轧钢厂被迫去帮助赵十三他们村,那别的厂对轧钢厂的恶意会减少很多。

他们还需要轧钢厂的关系搞物资呢,可不能让别的厂对轧钢厂有太大意见。

“那最好了,能少得罪人就少得罪人,很多厂可不好惹。”

“明天我让我们村长带些老弱幼小去纺织三厂门口,求见他们厂长。

请他不要撤销对我们村的帮扶。

他们厂长肯定不会同意呀。

而且大概率连门都进不去,厂长都见不到。

让村长他们一直等,从早上等到晚上。

连饭都在他们门口吃。

一连去三天,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村长带着人连站三天,连门都没进得去。

第四天,村长情绪崩溃,悔不当初。

言道,当初就该把驴杀了,让纺织三厂的人吃肉。

现在拖累乡亲,害得村里得不到帮扶,村民日子不好过。

无脸存活在世间,就要撞墙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