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第289章 朱允炆所在何处?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实力这么强,他为什么连这些事情都知道?

难不成他真是自己的父皇,可是如果他真是自己的父皇?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又在心中摇了摇头,此人怎么可能是自己的父皇呢,自己的父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如果现在父皇在世的话借自己1万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呀,即使他打着的幌子是为了自保清君侧,如果父皇真的在世,父皇想让自己死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除非自己逃窜到漠北,否则的话等待他的一定是死路一条。

你们到底是谁,你们来到我大明王朝到底有什么目的?

啪、

你个不孝子孙面前的这个是你的老爹,如假包换的大明皇帝朱元璋,我说老朱你这个儿子很嚣张,这性格感觉很随你。

这朱元璋说话也挺嚣张的,即便如此当年不也被自己狠狠的爆锤了一顿?

“那是,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儿子。”

我们是谁,你面前站着的这些是历朝历代的帝王,这位是大秦的皇帝秦始皇嬴政,这位是大汉的皇帝汉武帝刘彻,这位就是你刚刚说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依次将人介绍了一遍,听到面前此人的介绍,朱棣瞪大了双眼。

????

这些人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喊上名号的这些帝王谁不知道早就已经去世了,如今却被告诉好端端的全部站在面前,这件事情哪怕是放到任何人身上任何人也都不会相信吧。

“就你们这点小心思你以为我们不知道?

你以为我们是来到大明王朝让你们改朝换代的,如果我们真想那么做你认为这千军万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什么东西不都唾手可得?

你们这群人对我们起了杀心处处想把我们置于死地,但是我们只将你们打倒在地,却没有伤害你们一分一毫,难道这点道理你们都没看明白吗?”

啊。

听到他们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大悟,随后转身看向了一旁,不看不要紧一看全部皱起了眉头。

当时只顾派兵将他们这群人全部围剿,这点细节性的问题他们还真的没有仔细的观察,直到今日这么一观察才发现,这事情还真的像人家所说的那样,他们这群人的实力确实很强,只不过他们并没有伤害任何人的意思。

一时间让人也有些懵,确实如同他们所说的这样,这些人的实力很强,但并没有伤害任何人的性命。

如此说来是不是真的是他们误会了人家?

也就是说人家来到他们大明王朝并不是过来搞事情的,或者是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这样,他们这些人来到大明王朝是为了帮助他们的?

一时间所有人对于这个事情有些错愕,不确信的又看了众人一眼,难不成刚刚他们这群人说的这番话是真的?

一时间朱棣也有些懵逼,很是疑惑地看着面前的朱元璋,不确定的问道。

“你当真是我父皇?”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这就是这群乱臣贼子的奸计,陛下可千万不要中了奸计啊。”

众人听到圣上竟然询问了一句你当真是我的父皇,所有人瞬间都慌了。

很有可能圣上要被这群人给蛊惑了,众人纷纷站了出来进行劝阻,陛下可千万不要被这群人给蛊惑呀。

见到已经被狠狠一顿爆锤全身是伤的朱棣,朱元璋反而是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其实我早就知道我大明未来会发生的情况了,真是没想到最终你还是登记称帝了。

不错,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儿子。

虽然说在之前听到你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我非常的气愤,恨不得要打断你的腿,把你给宰了。

但是再到今日见到这一幕,我感觉很是欣慰。

因为你朱棣是我朱元璋的儿子,这个天下终究还是掌握在了我朱家,并没有掌控在其他人的手上。

你做的确实很好,为父感觉很欣慰。”

啊?

话说这个氛围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众人感觉有些懵逼。

朱元璋微微一笑,在整个历史在家天下的这种氛围情况下,他们所有人在乎的,其实并不是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哪个皇子争权夺利,而是担心这个天下改朝换代成为别的姓氏。

就像那唐朝时期,武则天称帝,将唐朝改朝换代,封了国号为周。

自己建立的李氏天下,哪怕在争权夺位,终究是他们李家人在当皇帝,好在武则天没了之后,这位置又掌控在了李家。

还有那宋朝,是赵家取得了天下,无论是南宋,北宋,最终他们所掌控的天下,都得姓赵。

又如今这天下到了大明,他朱元璋选择称帝,甚至因为自己这个姓氏的原因,所以为了皇族的名讳,都不允许叫了上千年的猪叫朱,是将名字改成了其他的。

宗族制,宗亲制等等其实都是为了维持他老朱家的统治,只要不是改朝换代,只要不是换成了其他的姓氏,哪怕他们的子孙后代斗得再凶狠,归根结底都是他老朱家的人。

这后人祭祖的时候,也要祭奠他朱元璋。

现在想一想自己这皇孙也确实够废物的,真的很不争气。

这种感觉就如同在打牌,之前的皇孙手上有好牌也有一些烂牌,而当时他所做的手段就是将手底下的这些小牌烂牌全部给他拆除掉。

如今他的手里清一色一条龙,又是几个炸弹,这些牌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别人跟他打牌的时候,直接把顺子一扔,把王炸一扔,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就能够获得胜利。

结果在打牌的时候,自己这孙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非得单出。

本来自己这边能够必胜无疑的局面。

到头来却被敌人给死死的摁住了,以至于落得了都城被攻破,而自己也不知所踪的下场。

正所谓时也命也,也许这最终的结局也是自己孙子必然要经历的宿命。

想到这些事情,朱元璋暗自叹了口气。

“你真的是父亲,你真的是父皇 ?”

本不相信的朱棣,看着面前的父皇,主要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匪夷所思了,让他不得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

此刻的朱棣心中五味陈杂,说对得起父皇吧似乎自己还起兵造反了,说对不起父皇吧,可是自己如果不起兵的话,那么自己的下场一定会必死无疑。

似乎这是一个无解的结局,要么成王败寇要么身死道消。

想到这些自己也在心中叹了口气,如果说自己的父皇这一次真的起死回生了,反正自己也不是父皇的对手,最终的结局父皇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

在得知面前是自己父皇的那一刻,自己甚至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了,还安排什么儿子在燕京那边继续起兵南下征战?

光父皇这个朱元璋三个大字,就是整个天下最牛逼的,谁敢不服则是被轻松的进行镇压。

“不错,我确实是你的父皇,只不过我可不是什么起死回生。

而是因为我并非是这个位面的,还是来自另一个位面。”

啊,听到这些话,朱棣很是疑惑,并没有搞懂是什么意思。

面前这人说是父皇又说不是父皇,又说并不是这个位面又不是起死回生,如果不是起死回生那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是起死回生这人为什么好端端的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再说了这些事情都是自己跟父皇两个人知道的,凭借着他对父皇的了解这些事情他是不可能跟任何人说的,而他朱棣对于这些事情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

一句话让自己感觉晕乎乎,很是懵逼完全听不明白。

反观他李二作为一个大聪明,直接站了出来,将事情的缘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包括他们这些皇帝穿越万界之事,听到了这些事情,朱棣满是错愕的表情。

而另一边,方孝儒等人也是一脸懵逼,听到太祖陛下说的这番话,怎么感觉好像最后太祖陛下不惩治这群乱臣贼子了?

反倒像是成为了认亲大会,父子二人相见,到了最后各自诉起了衷肠,这怎么事情也不按套路出牌了?

让人看着有些错愕,又有些措不及防。

随即上前轻声的说道。

“太祖陛下,燕王朱棣他们这群人可都是乱臣贼子呀。

太祖陛下,他们这群人是乱臣贼子。”

方孝孺刚想上前劝阻,被朱元璋摆了摆手只得退到了一旁。

“其他的事情我不想知道,我现在只想知道我的皇孙所在何处?

也不知道这多年之后的皇孙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闻言所有人尴尬的一愣,国都城被攻破了之后,朱允文,哦,不,陛下他们就已经逃离了皇宫不知所踪。

而他们也派人南下各种寻找,真是可惜找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并没有找到。

说起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得不佩服朱允炆陛下的手段,这跑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他们在后面追,朱允炆陛下在前面不停的逃窜,据说所有人已经逃窜到了南洋。

具体现在到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只不过众人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毕竟面前站着的可是态度陛下,即使这个太祖陛下并不是来自这个位面,但是此人确实来自大明王朝,具体来说应该是属于他们现在大明王朝的前面。

此刻在大明王朝的皇陵里躺着的那位也是太祖陛下,而面前的这位也是太祖陛下。

这两个人既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绕口,但是大概的意思他们也都能明白了。

真是该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兜兜绕绕面前的这位还真是太祖皇帝。

谁不知道太祖皇帝最护短,如今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很多事情很难办了。

也许圣上并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但是他们这群跟着圣上的大臣就不一定了,很有可能他们的下场是死路一条。

想起太祖皇帝当年所做的那些事情,哪怕是现在,众人都历历在目。

太祖皇帝手段毒辣,很有可能。

见到众人投来异样的眼神,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们没有犯任何的错误,你们真以为朕是那种喜欢弑杀之人?

此刻的朱元璋虽然已经经历了失去妻子的痛苦,但是这个痛苦还没有经历太久,自己便遇到了林公子一行人。

而他的妻子也因为林公子的原因得到了解救。

不但如此,林公子还告知了自己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自己的太子朱标,也会英年早逝。

这两个人是改变未来朱元璋性格的核心之人,不过还好林公子许诺,此次不但救活了自己的妻子,等到未来自己的标儿如果出现情况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帮助。

这可是来自林公子的承诺,又有了林公子赠予的各种东西,自己对于这整个天下大事都已经了如指掌。

自己并没有大开杀戒,也对针这件事情自己只是斩杀了一些奸臣,其实这里所谓的这些奸臣,并不包括朱棣这些人。

有句话说的好,人各有志,关于效忠这方面,他不可能强迫所有人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因为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你总不能说因为贪生怕死,所以就得要求所有人跟着一起陪葬。

很显然,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太有失公允。

毕竟自己是皇帝,而其他的人也只是大臣,这个天下是你自己的,你作为皇帝自己都守不住,反而在那不停的苛求让其他人誓死效忠,现在想一想其实也挺可笑的。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人确实像他方孝孺一样,哪怕自己去死,也要忠心耿耿。

像这样的臣子即使死去也会名垂青史,但是其他的那些投降的文臣武将,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十恶不赦。

就像当年自己征战天下的时候,有一部分的文臣武将,也是自己消灭了其他势力之后,他们中间这群人选择效忠自己的。

而选择投降自己的这些人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中间有一部分人,其实皇后朱标死后,自己该斩杀的都是那些必死无疑的,并非是后期投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