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第336章 先有樊虎,后有大夏

虽然有人迫不及待,想要樊虎称帝,但他现在并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而且对于樊虎而言,称帝只是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已。

他希望的是,能够让这天下迅速归为平稳,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毕竟隋唐隋唐,在大隋覆灭之后,便是盛极一时的大唐出现。

或许在这个世界,大唐已经不复存在。

有樊虎镇压,就算李世民再厉害,恐怕也无济于事。

所以既然没有了大唐,那樊虎就有责任,有义务让大夏崛起,重新建立这样一个盛世,甚至还要更加强大。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至于所谓的称帝,根本不值一提。

在群臣之中。

徐茂公也在观察着樊虎的反应,他能够看出,樊虎所言句句属实,都是他的心里话,并非信口开河。

显然,此刻樊虎真的没有把称帝放在眼里,毕竟这件事情对于樊虎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杨广已经成为丧家之犬,关中之地彻底落入大夏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称帝,完全不必着急。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足以证明,樊虎是真的志在天下,关切天下百姓。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让这天下恢复太平,变得更加昌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虽然以后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但此刻樊虎所表现出来的姿态,令人信心十足。

在徐茂公看来,樊虎这人有些琢磨不透,从最开始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明明樊虎只是一介武夫,他之所以能够击败杨广,能够横扫天下,也是依靠他那强大的武力。

但是,他并不像其他莽夫一样,将百姓视如无物,他心中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茂公才会选择辅佐樊虎。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但终究还是做了一些事。

主要是樊虎实在太耀眼了。

他的实力无人能敌,只要有他在,不管朝廷调遣多少兵马,那都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徐茂公的计策,当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如果能够用绝对的武力镇压,何必大费周章,浪费时间呢?

总之,在徐茂公看来,大夏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杨广丢失关中之后,大隋失去了主心骨,朝廷一方将会彻底四分五裂,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边境之地的军队,兵马都被杨广抽掉,如今损失惨重,就算各地还有余力,但这些人,凭什么阻挡樊虎?

凭什么与樊虎为敌?

这注定是毫无希望的选择。

因为在此之前的一场场战斗,都证明了樊虎的强大。杨广以整个大隋的力量,都无法对抗,何况是这些割据势力呢。

但大夏就不一样了,或许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正如罗艺期待樊虎称帝,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但当樊虎做出决定,在场众人都不会有任何犹豫。

这就是樊虎如今在大夏的威望。

正因为,有樊虎才有如今大夏,而不是因为有大夏,才有今日之樊虎。

当这种种思绪浮现,徐茂公连忙拱手说道:

“大王圣明,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尽快稳定北方局势,唯有先让百姓安稳下来,到时候再择日称帝不迟。

至于如今,如果急于此事,反而会令百姓离心离德,不是好事。”

不得不说,徐茂公是个聪明人。

樊虎听得此言,顿时微微点头,反正他是不着急。

至于其他人的想法如何,那都无关紧要。樊虎在大夏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不管这些人作何想法,他们想要荣华富贵,还是加官进爵。

也都只能老老实实等着。

而且,樊虎早在义军之时,就已经定下规矩。

不管日后情况如何,百姓都是第一位的,任何人胆敢违背这个规矩,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樊虎的目标,并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希望大夏能够走的更远,能够变得更加强盛,而不是局限于此。

短暂沉默之后,樊虎继续看向徐茂公,他若有所思的说道:

“军师,你这样说,莫不是已经有好办法,能够尽快稳定局势,平定北方了?8

在樊虎面前寻,徐茂公也没有遮遮掩掩,他显得十分坦然,继续说道:

“大王说的没错,现如今,我大夏已经攻占了关中之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斗就已经结束。

此刻杨广已经带领兵马南下而去,短时间内,我大夏也无法渡江将江南之地占据,所以平定北方,就是首要之事了。

以贫道之见,先前杨广调动边境守军,想要在潼关决战,但是最终却败得一塌涂地。现如今边境各地兵马空虚,防守不足。

这意味着,我大夏可以轻易将这各方兵马镇压。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今边境外族,恐怕虎视眈眈。

我大夏想要真正稳住局势,还需要先对付这些外族。

让这些外族知道,我大夏虽然尚未一统天下,但实力不是他们能够觊觎的。如此一来,北方之地才能真正安稳。”

徐茂公的意思很简单,因为杨广调动了太多兵马,现在大隋北部各方势力,恐怕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抵抗。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外族会做出什么选择,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又或者说,有人会选择联合外族,一起对抗大夏,这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他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要让北方真正稳定下来,那就必须让这些别有用心之辈,以及外族明白,大夏不是他们能够欺辱的。

如果他们想不开,那就必须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令他们后悔莫及。

樊虎点了点头,说道:

“军师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前去招降吧,看看这各方镇守,会做出什么选择。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配合,那还能够网开一面,否则的话,就别怪本王不留情面。”

樊虎的语气异常冰冷,他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敌人,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他可以对人网开一面,但却绝对不代表,他是优柔寡断之辈。

很快,樊虎继续说道:

“等到接管边境之后,先看看这些外族作何反应,如果他们真的按耐不住,那就先和他们打一场再说。

反正短时间内,杨广根本不值一提。唯有真正稳定后方,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横扫江南,与杨广决战。”

众将纷纷表明态度,直呼大王圣明。

计划就这样确定下来了,招降只是第一步,看各方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

时间一点一点推移,樊虎已派人前往各处,招降那些大隋镇守。只要他们愿意臣服大夏,最起码还有一条生路。

其他地方樊虎看不见,但毫无疑问,变化最大的就是大兴城了。

当初杨广撤离之时,将大兴城弄得乌烟瘴气,让百姓流离失所。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和恢复,大部分百姓都安定下来了,毕竟当初杨广想要带着百姓一起南下,这个目标并没有达成。

百姓都被大夏这边拦了下来,最终各回各家。

虽然因为局势还没有稳定,大兴城还没有往日繁华,但是在樊虎的严格约束下,一切都是稳中向好。

没有人敢违反他的规矩。

实际上,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

但是,从他们做错事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不管他们之前立下何等功劳,樊虎都不会留情。

因为这是他的底线。

他在很早之前,就做了相应规定。

正因如此,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渐有部分百姓开始放下心中的忧虑。

虽然大夏与朝廷为敌,是实打实的反贼。

但是这个反贼,和一般的反贼并不一样,他们进入大兴城,非但没有烧杀掳掠,反而帮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放在往日,这是怎么也不敢想的事情。

街道之上。

有百姓聚集于此,议论纷纷。

只见一人开口说道:

“先前听朝廷消息,我还以为大夏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一旦落到他们手中,肯定不得好死。

现在看来,这真是个笑话。

反倒是朝廷,竟然如此穷凶极恶,我等不想离开大兴城,也要将我等掳走,幸好遇见大夏士卒,否则也不知死到哪里去了。”

对于这番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无比赞同。

杨广的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民心尽失。毕竟杨广要带百姓一起南下,根本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

而且时间匆忙,手段强硬,让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许多人都死在队伍之中,人数太多了,自相践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很快又有一人说道:

“要我说,大夏才是真正为民着想。

之前在下从外地经商归来,就听说大夏的疆域之中,非但不会残害百姓,反而将田地分给百姓。

哪怕是达官权贵,想要欺辱百姓,一样需要付出代价。

就像前段时间,我等陆续迁回大兴城,有商贾想要高价售卖粮食,赚昧良心钱,却都被大夏给取代了。

如今粮食的价格,和往日比起来,并没有任何差别,甚至还要更便宜一些,这样的朝廷哪个不想要?”

大家议论纷纷,赞叹不已。

毕竟有些话太虚,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但是大夏的所作所为,他们都看在眼里,这些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可能是伪装。用不了多久,大夏就会撕开他们的真面目。

但是相较之下,杨广连伪装的想法都没有。对于他来说,百姓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也就是因为樊虎穿越,大夏崛起,打破了杨广的痴心妄想。

否则的话,等他的一波波操作实施下去,天下将会陷入何等绝境之中,无数百姓皆因为杨广惨死。

忽然间,一名读书人模样的年轻男子,有些迟疑的说道:

“虽然如今大夏占了关中,但是听说,陛下已经领兵南下,逃往江南之地。你们说,如今大夏真的能够坐稳天下吗?”

众人不禁沉默,这件事情无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复。

毕竟天下之事变幻莫测,就像在此之前,根本没有人料到,大夏能够在这短短时间内,一鼓作气攻破潼关,席卷大兴城。

现在关中之地,皆为大夏所有。

甚至于,用不了多久,恐怕整个北方都是大夏囊中之物了。这样的结果。如果往前几年有人敢说出来,怕是要惹人笑柄。

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大夏的恐怖之处,绝对不是他们能够轻视的。

也幸好,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他们并不需要考虑这么多。

他们也无需和大夏为敌。

但很快 又有人叹了口气答道:

“这样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能够考虑的,只希望这样安稳的日子,能够多过上几年,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一时间,众人无言以对。

或许这就是现实,往后十几年乃至于几十年的事情,根本不是他们能够预料的。

与其想这么多,倒不如放平心态,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日子过好,那就足够了。

众人陆续议论着,但不得不说,大夏的种种举措,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同时他们也期盼着,大夏真的能够走出那一步。一统天下,平定四方。虽然不知需要多久时间,但总是有机会的。

就这样,众人陆续散去。

这街道上再度恢复了平静。

这样的场景,在大兴城内并不少见,毕竟在混乱之后,大家恢复安定,总是少不了议论的。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经历也不同,在此刻,却凝聚成共同的期待。

没有人想要让杨广回来,杨广的种种行为,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与其让杨广回来作威作福,倒不如像现在这般,起码他们还能安稳的生活。

恐怕杨广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无意中的一些举措,让自己彻底丧失的民心。就算他逃到江南之地,有些事情也是无法改变的。

而这一切,正是樊虎期待的结果。他严格约束士卒,他维持城中秩序,正是与杨广形成对比,希望能够获得百姓的支持。

唯有整个大夏齐心协力,同仇敌忾,日后才能走的更远。

才能发展的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