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大隋西北方向。

这里有一个大国,名为吐谷浑,吐谷浑的实力不容小觑,常年与大隋为敌,哪怕大隋也奈何不得。

虽然大隋的边军,能够击破吐谷浑兵马,但要将之覆灭,却没那么简单。

是以,为了防范外族,大隋在此处布置重兵,不给吐谷浑可乘之机。

但是,因为杨广大肆调动边军,导致大隋与吐谷浑边境的守军空虚。

这就使得,除了北方的突厥想要入主中原,吐谷浑同样蠢蠢欲动。

此刻的吐谷浑,已经聚集兵马,随时都可进攻大隋。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在此之前,他们与大隋多次作战。虽然大隋奈何不了吐谷浑,可他们同样没有占到太多便宜。

现如今大隋内乱,纷争不已。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入寇大隋,掠夺人口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收获。

但是此刻,他们还没有将计划付诸实施,忽然有一个消息传来。

令吐谷浑上下其实为之震撼。

此刻吐谷浑王宫之中,其可汗慕容伏允正在召集群臣。

看着前方的众文武,慕容伏允自信满满的站起身来,说道:

“诸位爱卿应当也知道,如今大隋分崩离析,有反贼从中而起,让大隋自顾不暇。

现如今,将边境兵马抽掉一空,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卒。

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杀进中原,未必不能将这些地盘占为己有。

这对于我吐谷浑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喜事,不知诸位爱卿,谁人愿意领兵前去攻城略地,为我吐谷浑开疆扩土。”

在场众人听得吐谷浑之言,都是蠢蠢欲动,迫不及待。

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呀。

因为边境的兵马被大肆调走,若此刻,吐谷浑调集重兵发动攻势,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就凭那数万之军,根本不可能挡住他们的攻势。

“启禀可汗,末将请战。”

不过片刻之间,就有数员大将站了出来,他们向慕容伏允主动请命,想要领兵出征,将这个荣誉掌控在自己手中。

每个人都蠢蠢欲动,迫不及待,他们的想法和慕容伏允一样。大隋内乱,有可乘之机,他们当然不能错过。

但就在此刻,有一名大臣向前一步,忧心忡忡的说道:

“大王,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不可掉以轻心啊。虽然大隋确实无力顾及边境,但是大隋国力强盛,不容小觑。

等他们回过神来,再派兵征讨我吐谷浑,那时候我吐谷浑恐怕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以我吐谷浑的实力,一旦面对大隋的全力进攻,根本无法抵挡。”

这名大臣想得很明白,大隋的实力不是吐谷浑能够碰瓷的。

吐谷浑之所以能够挡住大隋的攻势,完全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地形地势,才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如果大隋当真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覆灭吐谷浑的话,他们又能如何抵挡?

至于大夏的消息,他们知道的并不多。

毕竟谁能想到,才建国二十多年的大隋,竟然会被反贼覆灭。

同样,他们也难以想象,大夏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有些东西在没有真正见识到之前,谁也无法想象。

然而,慕容伏允听到这番话,不由得皱起眉头,他自然是不高兴的,这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

他想要借此机会,壮大吐谷浑的势力,也是展现他的王霸之气。

而不是在这里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就这样,慕容伏允沉声说道:

“赫连魄,你胆敢在此胡言乱语,现在大隋身陷内战难以自拔,短时间内,他如何能够对我吐谷浑用兵?

就算到时候他们真的恢复元气,但以我吐谷浑的实力,也不是好惹的。他们想要打进我吐谷浑的疆域谈何容易?

本可汗顺应天命,更是为了我吐谷浑的子民,又有何畏惧?”

慕容伏允言语之中,满是自信,他就不信了,大隋的局势已经艰难到要调动边境兵马了,哪有力量来进攻吐谷浑?

这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赫连魄哑口无言,他倒是想要劝说慕容伏允,但是在他的目光威慑下,最终还是选择闭嘴。

他自然知道慕容伏允的性格,想要仅凭三言两语改变他的想法,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之所以出言提醒,也不过是站在吐谷浑的立场上考虑。

如果慕容伏允固执己见,到时候发生什么变故,也怪不了他了。毕竟,他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就这样,在慕容伏允的表态下,再也无人敢站出来劝阻。他信心满满的调兵遣将,好似已经看见了大获全胜的场景。

便在此刻,忽然有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从大帐之外传来,吸引了众人注意。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了过去。

下一刻,是一名士卒跑了进来,呼吸急促,狼狈不已。

等这名士卒稍微喘了口气,便是喊道:

“可汗,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