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都市情感>和娃他爸重逢以后>第70章

  对于几个大人来说, 林森的情绪无足轻重,现在真正重要的是老爷子接下来的归属问题。

  哪家管谁来养

  “大哥怎么说”周顺珍问。

  周顺学吞吞吐吐:“他说周起马上要结婚了……孙媳妇儿和爷爷住一起不合适…”

  看来这是铁了心要拿新媳妇儿当挡箭牌了。

  周顺珍气笑了,“那大哥有没有说, 现下老房子也卖了……他觉得爹往后住哪合适”

  “他说让咱兄弟几个自己看着办。”

  “呵~”周顺珍冷笑一声后复杂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了进门之后没说超过三句话的二哥周顺武身上。

  此刻的她多么希望这个身居高位的二哥能站出来帮老父亲做做主, 帮着主持主持公道。

  可事实往往不能如她所愿。

  从周二嫂今晚没跟着过来就可以看出, 老二家老爷子无论如何都是进不去的,真去了也只是重蹈今天的覆辙, 再次被儿媳妇赶出来而已。

  而老四……

  “对了,四兄弟呢?”惜字如金的周三嫂忽然开口,瞅着周顺珍说道:“我还以为今天他来你这过年呢……怎么没来”

  周顺珍:“没来, 说是旅游去了…”

  “哎呀!”周三嫂一听看来精神了,忙追问道:“是不是交女朋友了?”

  毕竟旅游这事还是多半得有个伴才有意思吧

  周顺珍气笑了,苦大仇深地否认道:“他哪里会找什么女朋友,就是趁着年假报了个团上三亚过年去了。三嫂,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只要自己开心了哪管别人的死活。”

  这两年越来越流行旅行过年,特别是对于周顺波孤家寡人来说,与其合家团聚时被亲戚念叨着催婚,不如一个人去潇潇洒洒的浪迹天涯。

  尽管事实就是这样,但周三嫂这种聪明人是不会在公公和兄弟姊妹面前说周顺波半句不是的。

  这就是她为人处世的哲学。

  听了周顺珍这一通埋怨过后, 她笑笑就过,不跟着附和一句。

  话题绕回正轨。

  老三周顺学主动提议, “爹, 要不你跟着我们过吧?”

  他会说这话一点都不奇怪。

  大哥家不要,二哥家不收, 老四又是个不靠谱的,总不能真让爹跟着周顺珍这个嫁出去的女儿过吧?

  想来老三媳妇儿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且她通情达理,也跟着点头表示自己并没有任何意见。

  只是有句话她得事先说清楚。

  “爹,都是你的亲儿子,你跟着我们过无可厚非,只是家里的情况你也清楚……”周三嫂尽量把话给说圆了,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爱钻牛角尖的老爷子给得罪,那就不值当了。

  “如今周起那孩子跑外省去了,我和老三工作都不在镇上,偶尔周末能回来一趟已经很不错了…您要是跟我们去,家里可能还要您多费点心才行。”

  这话倒是不假,周老三家两口子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不着家。

  以前还好,家里多少还有周起这么个半大小子照应着,如今周起一走,老三家里就彻底没人了。

  假设周老爷子真跟他们家过去,别的先不说,最简单一个吃饭问题就得自行解决。

  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谁也反驳不了。

  如果周老爷子是个勤快人还好,偏他勤快只是针对性的勤快。年轻时像地里的活计啊,田里的收成啊,这些他比谁都厉害,但要说让他自己下厨房,那他是从来没有过的。

  老婆子在时靠老婆子,老婆子走了靠周顺珍这个闺女,闺女嫁了靠媳妇儿。他不是不会,而是他大男子主义打心底里就认为锅锅灶灶的事就应该女人来干。

  现下听三媳妇儿这么一说,他果然就犹豫了。

  见此,干巴巴听着不好插话的林德胜发声表态了。

  他说,“爹,你要不嫌弃可以跟着我们过…”

  老爷子看了他一眼,目光掠过林阳,随即把头重新低了下去,没接姑爷的话。

  说到底,他心里还是在意这家姓林。况且家里还有一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大儿子。

  无论如何林阳都是林德胜的大儿子,这个家有林森一半,就有他一半,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

  所以即便是周老爷子也不得不顾忌他的想法。

  完全没有察觉到的林德胜搓了搓手继续道,“谁说老人只能跟着儿子过在我老家那边可没这种说法……老人家想跟着谁跟着谁,儿子闺女都是自己的孩子,没人敢笑话一句!”

  闻言,周顺珍也立刻附和道:“是啊爹,你来跟着我们过吧。”说完,她抬头看了林阳一眼。

  接收到她眼神所传递过来的信息林阳知道该是自己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

  牵着嘟嘟上前一步,林阳先恭恭敬敬的对着周老爷子喊了一声外公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外公,您回来住吧……”他顿了一下,指着老爷子身后的三层小楼继续道:“您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应该很有感情才对。再说了,街坊邻居都很想您,这两天天天都有您的老朋友来家里打听您在市里过得怎么样呢?”

  瞧着老爷子脸色有些动容,林森也跟着说道:“是啊!外公您在这儿住多自在啊,像以前一样该找朋友下棋就找朋友下棋,该出门遛弯就出门遛弯…”说着说着还不忘踩周起家一脚,“您还是别上我三舅家去比较好,他家可是住在半山腰呢,就他家门口那坡您老胳膊老腿爬得上去吗?”

  几个大人:“……”

  周顺珍骂他:“你这孩子没大没小的胡说些什么呢!”

  林森无辜,“本来就是……”

  周起家那房子的地势本来就高,虽说也盖在镇上,但都快到山脚了,门前大坡直通公路,瞅着至少也有个四十五度左右。

  周老爷子一快八十的人了,林森觉得自己担心他腿脚也无可厚非。

  周顺学哭笑不得,“敢情我们搬家之后,你就不爱上我家就是因为嫌我家门口那大坡难爬啊?”

  周顺学家房子是去年才新建的,原先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单位宿舍,那时候林森有事没事老爱上他家玩。

  林森:“那倒也不是……”主要是远了点。

  不等他说完,周三嫂笑着挥手打断他的话,玩笑着说道:“行了行了,别解释了…赶明我就让你三舅在家备辆三轮车,你往后上门提起给我们打个招呼,我让你三舅用三轮车去载你一程。”

  有了林森这熊孩子这一通打乱,整个林家小院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欢快了不少。

  大家围坐在一起,地上摆着火盆,桌上放满水果,配上林果买回来挂在院墙上的红灯笼,放眼望去,倒有了几分过年团圆的祥和之气。

  任谁看了都猜不出他们竟是在谈论家里老人的归属这一沉重的话题。

  关于周老爷子往后到底跟着谁过这件事,暂时讨论不出结果。

  但再听到林阳的主动挽留之后,他同意先暂时在林家住下,等以后周起回来了,或者老三两口子谁的工作有调动能回镇上,又或者小儿子周顺波收心准备成家立业,他在搬出去也不迟。

  整个决策里老爷子没提老二家一句,周老二也一语不发,他就像一个隐形人,别人看不见他,他也不找任何存在感。

  他来这一趟,直到走,唯有凳子脚下的一地烟头可以证明他的确参与过这场风波。

  当晚,林阳兄妹就在父母房里把今天这事弄了个明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再过不久周起就要结婚了,不知道是不是亲家那边真说了什么还是周大嫂伺候老爷子伺候急了,总之她从前段时间开始就一直明里暗里的借着亲家那边的口吻对老爷子百般挑剔。

  一开始还好,说的还算委婉。

  “爹啊,人小芳家觉得闺女嫁人伺候两个老人已经很难了,更何况咱家三个老人呢!”

  慢慢的就不是。

  “按理说跟小不跟长,您也不该跟着我们过。我们帮着老四伺候您伺候了这么多年,现在孩子要结婚,您总该腾地方了吧”

  “什么没地方去您怎么就没地方去了?那么多儿女的人…您也不能看着老大心善就非赖着我们啊”

  “老四要是实在靠不住您就回镇上去,去找老三,去找老二,实在不行去您闺女果园里借住也行!总之…您就让我们周起好好娶个媳妇儿过两天安生日子吧!”

  这些话周顺珍到底没有一字一句向孩子们复述。

  想起那日大嫂第一次单独带着爹到果园里和他们两口子提卖老宅的情形,那样的费心讨好,那样的照顾周到……

  她怕自己会气到哭出来。

  “你们外公今天早上祭祖的时候失手打烂装酒的碗,就被你们大舅妈连人带行李轰出来了…”

  关于周顺珍口中的祭祖一事是这样的。

  但凡摆着供桌的人家,每逢年节,和初一十五都要进行祭拜。

  杀好的鸡清理干净后要整只炖煮,然后再整只端到供桌上外加一碗酒、茶,分别叫作:菜器,酒器和茶器。

  三器之外还有一碗白饭,稍微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摆上一些水果,糖之类的,供祖先享用。也不停放长,基本烧两张纸钱磕了头就可以往厨房里端了。

  这就是祭祖。

  周老爷子就是在准备三器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盛酒的碗,被周大嫂嫌弃不吉利,彩头不好,更借此把人从家里轰了出来。

  “那我大舅和周毅就干看着”林森不敢置信地问出了这么一句。

  周顺珍泄气道:“听你外公说你大舅妈扔出来的那袋行李都是周毅帮着料理的…”

  得,周毅还是个帮凶!

  “操!”林森情急之下当着爸妈的面就爆了口粗,大骂周毅,“他是不是疯了从小外公对他多好!难不成…他良心被狗吃了”

  “有其母必有其子呗~”林果凉嗖嗖地说,紧接着她还不怎么上心的感慨了一句:“就是可惜了被他们骗走的钱,早知道这样外公就不该凑钱给他们去市里买房子…”

  说起市里的房子……

  “妈…”林阳正色道:“上回听你说那房子外公似乎出了一半的钱,那房产证上有没有加外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