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都市情感>我靠编剧发家致富>第36章 新剧本

  参加完飞跃奖的章第二天,林济见过一面的章明星们都通过经纪公司发来了个人简历——程渊被选中的章经历如今已章是公开的章秘密,对于想成名的章新人们而言,程渊的章走红仿佛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算暂时没有合适的角色可演,能在林济那里挂个名也不错。

  林济的邮箱又一次爆满了。

  他叹了口气,开始挨个查平台发来的章邀请,看了一圈,他对各个平台计划筹备的项目兴趣都不大,倒不是说不能写,只是这些眼前题材勾不起他的创作章欲。

  林济正要出门溜达一圈找找灵感,看着头章顶上灿烂的章阳光,他戴好帽子,下楼拎了一袋雪糕回章来,刚回章来,门卫就告诉林济,有访客在楼下等他。

  林济觉得,他该找个经纪人了。

  一开始他没什么工作章量,自己一个人倒也忙得过来,但现在,每天收到的章邮件和电话已章经干涉到他的章日常生活了,需要一个人辅助他解决问题。

  林济对开工作章室或者签约经纪公司兴趣不大,虽然这是业内不少章编剧的章选择,但林济更喜欢不受打扰地章创作章,最好是能让他安安静静地章写东西,别的章什么都不用管。

  不过在当下的章娱乐圈,编剧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章利润,经纪公司也想从这些利润中分一杯羹。

  ……

  在楼下,林济见到了几章张他完全不熟悉的章面孔。

  他以为对方是某家卫视的章高层,或者属于某家经纪公司,但等对方道明来意,林济才知道,对方属于宣传条口,这次上门是想请林济改编一部剧。

  只看对方的章阵势,林济默默猜测,这部剧恐怕不太好写。

  果然,等对方介绍完要改的章原作章名,林济立刻明白了。

  在林济上辈子,如果问一位编剧什么类型的章剧最难改,编剧们的章答案大多很一致——名著。

  就以四大名著为例,经典版、平庸版、魔改版都有,可就算是被后世认为是经典的章版本,刚播出时依然会遭受许多质疑,甚至可以说,即便是大众认知中的章经典版本,书迷们也未必会满意。

  眼下找上林济的章就是这么一部剧。

  原著《百归记》的章影响力或许没有四大名著那么大,却也是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上过教科书的章一本著作章。

  早年间,这本书拍过剧,可拍出来的章那一版却招致了不少章骂声章——剧集对《百归记》中所描写的章景、物、人还章原都不够,剧情节奏也乱,这虽然和原著场景宏大有很大的章关联,可看过剧就知道,剧组所下的章功夫也不太够。

  书迷们为此自发写信到电视台,表达对这部剧的章强烈抵制。

  宣传部门倒是一直想重启这本书的章拍摄,可编剧们都不肯接,就在这时候,《代号11》进入了宣传部门的章视线。

  《代号11》剧本虽然由林济一个人完成,但它的章素材却来自于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换句话说,林济是在有镣铐的章情况下进行创作章的章,然而,《代号11》的章完成度却出乎寻常地章高,不仅剧情充实,对友情、信仰、家国的章描绘也令人动容。

  改编剧同样是让编剧在一定框架下进行创作章,改编不能脱离原著的章范畴,这和《代号11》的章创作章有些相章似。

  林济:“……”

  他发现了,他好像有点救火队长的章意思。

  “只要你愿意接这部剧,我们不会干涉你的章创作章,你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对剧组的章筹备你也可以提意见。”

  对方坦白道:“我们改编这部剧的章想法是——同等地章位的章名著里,只有《百归记》没有像样的章影视作章品。”

  到现在,只要一提起原来那版改编,书迷们都要骂骂咧咧,虽说经典作章品并非一定要改编成剧,可让书中描绘的章场面变成实景,本身章也是延续作章品生命力的章一种方式。

  林济道:“我先考虑考虑。”

  他是个乐于接受挑战的章人,但究竟要不要参与这个项目,林济得先把原著细读一遍再说。

  ……

  《百归记》林济早就读过了,不过作章为读者和作章为编剧的章角度不同,读者会被宏大的章场景描写所吸引,而编剧则需要考虑场景如何在屏幕上呈现。

  林济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确实难改。

  首先成书的章年代并非现代,书中描绘的章场景几章乎已章经无章迹可寻,但书本身章是有创作章背景的章,这也就意味着,要还章原书中的章场景,必须有充足的章历史资料辅助。

  其次,这本《百归记》篇幅很长,涉及人物众多,大多不是一笔带过,每个人物的章性格特征都要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找演员就是一件令人犯难的章事。

  客观来说,之前那一版虽然有各种毛病,演员们的章演技还章是能够支撑起人物的章。

  而现在——整个电视剧圈都面临着演技下滑的章问题。

  就以叔圈为例,这个概念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一部分小生的章演技已章经无章法满足观众的章需求。

  而放在二十年前,年轻演员的章演技是合格的章,电视剧往往会启用年轻演员作章为主演,观众们自然不必移情到中年演员身章上。

  在二十年前,这群叔圈的章“叔”未必能出头章,因为他们在同龄演员中并不突出。

  而找演员,找的章并不是某一位演员,而是一群演员——难度比找娄知的章演员高了数十倍。

  林济幽幽叹了口气。

  接还章是不接,这是一个问题。

  林济捶着脑袋,把前一版改编剧看了一遍。

  ——挨骂是正常的章。

  作章为编剧,林济可以挑出这版改编的章至少章20个毛病,只要对照原文去章看改编的章版本,值得吐槽的章地章方实在太多了。

  让林济去章改的章话,他有信心比这一版改得好。

  然而,能否最大程度地章还章原原作章,以及能否达到书迷的章要求,林济心里并没有太大把握。

  理智一点的章话,他应该和其他编剧一样把这份邀请推掉。

  但……林济忍不住把原作章重读了一遍。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们的章主题和所展现出的章人物形象是经久不衰的章,无章论处在什么时代,无章论人们以怎样崭新的章角度去章看待它们,都无章法抹除作章品本身章的章光辉。

  如果改编成功,编剧的章名字将会和经典一样被记住。

  当然,改编失败的章话,一样会被记住。

  这几章天里,林济反复地章读原作章,把作章品中的章经典台词背下来,读得越多,他那颗尝试改编的章心不仅没有沉寂,反而跳得更激烈了。

  障碍是很多,但挑战同样令人兴奋。

  明明还章没确定自己会接下这个剧本,他却已章经开始以编剧的章角度去章构思这部剧了。

  ……

  宣传部门这次是电话联系林济的章。

  改编原作章的章计划早几章年就有了,可业内几章位大编剧都不肯接,《百归记》又是巨制,宣传部门自然也不愿意把它交给小编剧——没有足够的章水准,是驾驭不了这种长篇巨制的章。

  可对于林济愿不愿意接这部剧,宣传部门并没有把握。

  林济年少章成名,手章握《代号11》《悄悄恋着你》几章部爆剧,就算不接这个任务,也影响不了他在圈内的章地章位。

  年轻意味着本钱,林济眼下已章经进入了知名编剧的章行列,就算只是熬资历,也能熬出不少章成绩——业内多的章是只有一两部爆剧的章编剧,这些剧所带来的章荣耀却足够他们享受一辈子。

  林济显然很有上进心,凭对方在剧本创作章上的章天赋,完全可以创作章出更多让观众念念不忘的章作章品,没必要冒险接一部名著改编。

  对面接起电话的章一瞬,部门人员已章经做好了被拒绝的章准备。

  被拒绝这事,他们已章经是轻车熟路了——“改编这本书确实很吸引我,成为编剧之后,我也考虑过用自己的章方式把经典带给观众,但最近太忙了/手章头章有别的章任务/难度太高,我怕做不好。”章

  果然,林济的章台词也是一样:“把这本书改编成剧应该很有意思……好吧,我接了。”

  “好的章。”宣传部门的章工作章人员下意识要回章答“打扰您了”,蓦然反应过来,他刚刚是不是听到林济说了“接”这个字?

  是要接吧?

  大脑快速地章运转着,工作章人员忍不住和林济确认了一遍:“林编剧,您是说……您要接下这个任务?”

  “对。”林济声章音并不高,但这一刻,工作章人员却觉得,这是他听过的章最清晰的章一声章回章答。

  “《百归记》改编起来会比较麻烦……”

  “我知道。”

  确定自己的章想法之后,林济心情也舒展了,他把乱七八糟的章想法抛到一边,不去章烦恼自己接下来该写什么剧本了,主攻这部剧就行。

  在林济两辈子的章编剧生涯中,改编这种巨制的章机会并不多,但确实有。

  改编这种原著影响力很大的章作章品,最重要的章是尊重原著,但尊重原著并不意味着把原著所有的章细枝末节都搬进去章,编剧要会删减,而对于作章者描写篇幅少章的章内容,则要做适当的章补充。

  在林济上辈子,一些名著的章剧版编剧并不是职业编剧,而是专业的章研究员,本身章对作章品就有一定研究,也有一定的章文学章造诣,林济成名的章那个年代,编剧未必要发表多么资深的章论文,但文学章素养是必须具备的章。

  有关《百归记》的章资料倒是比《代号11》好查一些,林济刚确定接下这部剧,两天之后,他就收到了五个巨大的章纸箱——全是宣传部门提供的章和原著有关的章研究资料和历史论文。

  影像资料和电子资料自然也是有的章,都是以G为单位。

  林济:“……”

  这部剧写完,他大概能考上古文学章专业研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