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异界帝国:小王崛起>第95章 改革开始

随着十年计划的制定,各院各部门着手准备,夏国正式启动发展引擎。

两个月后,法伊从高卢国赶回来,高卢国皇帝和内阁大臣商量了一个月,左右权衡,最终受不了新型战舰和夏国市场的诱惑,答应了李哲的条件。

星历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夏国与高卢国正式签订秘密同盟条约及签订一份对外宣布的经济发展条约。

同盟条约核心内容,高卢国全面放弃夏国一切利益,双方在海军方面共享新兴技术;两国中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另一方无条件加入战争,主动战争除外。

同时,夏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设备和资源,优先从高卢国采购,放宽高卢国资本投资界限,但核心国有资源除外。

高卢国和夏国的经济条约让世界各国眼红,特别是联邦国。

这都还不算,随着高卢国宣布正式放弃夏国一切利益,一个月交割完毕,这条消息引爆世界舆论,那些在夏国有租界和殖民地的国家骑虎难下。

但沙俄、倭国、伊比利亚国、罗马国、奥利国等强国未有动作,其他五个小国跟着观望。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哲改变最初的想法,并未要求剩下十个国家马上归还一切利益,先让他们占着,但封锁一切陆路海路出口,想进来,交过路费。

又让外务部发文,失去的,十倍百倍拿回来。

这份通告,就像一份宣战稿,引爆了民意。

李哲的威望又上一个高度。

当然,李哲让宣传部积极引导,不要让民众过度热战。

夏国十年计划发表,让倭国首相松了一口气,倭国正在加速工业和军工的发展,面对打败世界三大强国的夏国军队,倭国胜算不高。

沙俄皇帝倒是很担忧,可全世界纷纷猜测夏国和高卢国签订了某种协议,在没弄清楚之前,沙俄同样不敢动。

星历一八九七年,夏国的各项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不缺钱但缺人,可没办法,人才需要培养,李哲加大公派留学力度,希望他们未来回来报效祖国。

土地改革在全国统一展开,农业部基于前期的经验,在军队配合下,速度推进很快。

在这个过程中,土匪问题一并解决,那些盘踞山林的土匪,不愿意改错归正者,直接消灭掉。

土地政策和教育政策让百姓彻底安定下来,他们有了盼头,下一代有了盼头。

全国铁路公路大建设,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而李哲下令,国内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天的薪水不能低于五十文钱,保证工人的付出和回报。

而公路铁路建成,那得有火车汽车不是吗。

于是,李哲和叶梓轩商量,正式改组桂王府商会,升级为皇室商会,负责国家重要产业的经营,经营所得一半上交财政部,百分之十交给皇室,百分之二十作为商会发展资金,百分之二十作为奖励发给员工。

商会成立帝国铁路公司,负责火车的生产和运营,而铁路公司本身负责铁路的设计。

叶梓轩在李哲的授意下,又从高卢国引进汽车产业,成立第一家汽车公司,第一家三轮车机动公司,汽车投放于城市,三轮车投放于村镇,三轮车需要三轮机动公司去研究,生产出适合夏国地形的车。

有了机动车,自然要有油,商会投资组建第一家石油公司,帝国石油公司,负责石油进口和提炼。

同时,商会投资钢铁公司、化工公司等,引领民间投资方向,互相公平竞争。

商业部和工业部联合制定的各项扶持鼓励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创业,给了许多失去土地的地主和财主机会,凭借政府给他们因配合土地政策得到的十年免税优势,这批人开厂成立企业,走在积累财富的前沿。

同时,为了跟国际叫法同步,省城和府城均改称为市,县保持不变。

另外,珠江住房模式全国推广,凡是想要居住在县城以上的百姓,均可以申请居住房,获得房产证,只要每年交税,就拥有房子的一切权利,政府无权收回,直到申请换房。居住房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按照六口之家设计,面积不低于250平方米,每年每平米按照最低时薪来交房产税,即250平一年要交1两6钱,这是很亲民无负担的税收。

考虑到未来各省各府的城市发展速度不一样,李哲让政务院设定了一个税收系数,比如未来城市发展速度,乘上一点几的系数,若城市的最低工资调整,住宅税跟着调整。

对于国内资源,政务院组建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国有资源的勘探、开采规划,经历前世的资源战争,李哲深知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是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

凡是涉及民生和国有资源,李哲不打算全部交给民营资本,公平竞争良性循环。

经过半年的准备,帝国央行定稿新版纸币,新版纸币龙镶四边,长城两河在中,纸币周密设计了防伪标记,称为龙元。

经过讨论,李哲定下基调,夏国实行金本位和信用本位混合制度,以国家保证货币的购买力,同时,为了和国际接轨,也为了国内兑换方便,三年内,一两国内白银等同于一块龙元,增发辅币,角、分、厘。

一文钱可兑换一厘钱,一分钱换十文,一角钱换一百文。

货币兑换三年结束,三年后不再流动白银和铜币,为了加快进度,政务院要求当地的村镇政府和银行要配合执行。

这一年,大夏如春雷一般,翻天覆地。

年末,改革的第一个效果出来了,历经一年的耕耘,帝国的土地从10亿亩增加到15亿亩。在农业部的帮助下,百姓家里堆满了粮食,实现大丰收。

农业部大臣的脸上笑容不止,开心坏了。

当然,由于全是花钱,改革第一年,帝国有财政收入,但基本忽略不计。

从政务院得到的数据,这一年所有支出项加起来5亿龙元,比李哲预想中的还多,但李哲不担心,只要基础打好,两三年之后就有效果了。

不过,高卢人挣得盆满钵满,财政收入比过去翻了半番,夺回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的位置,令其他列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