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一杆铁戟镇天下>第38章 拜访戏忠 寻问发展之计

“咚咚咚”

武靖敲了敲门。

不一会,一个书童打开了门。

“贵人找谁?”

“在下渔阳武靖,特来求见戏先生。”

那书童看了看武靖,又看了看带来的东西。

“贵人稍等片刻,待我去通传一声。”

说完,便关上了门。

“此人好生无礼,公子携礼来见,居然就这么关在门外!”

身后的典韦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武靖倒是无所谓。

遥想那刘备三顾茅庐,最后才请到诸葛亮。

他武靖多等片刻又有何妨。

过了没一会,大门再次打开。

“贵人请,我家先生在里屋等候。”

“烦请带路”

随后,武靖便跟着书童来到屋内。

一进屋,就看到正在温酒的戏志才。

“戏先生,贸然前来,打扰先生了。”

戏志才拱手说道 “名满京都的武公子前来,使寒舍蓬荜生辉啊。请”

“请”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各自落座。

“我记得并未告知公子在下的住处,怎么今日便来到舍下了呢?”

武靖微微一笑说道 “昨日饮酒之时,便觉得与先生颇为投缘,故而让手下护卫一路跟随先生,还请先生莫怪。”

说完,武靖对着戏志才行了一礼。

戏志才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答案较为满意。

其实戏志才早就猜到了,只不过是想要看看武靖如何作答罢了。

“那不知道公子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特地来与先生畅饮”

说完,几个护卫便将肉食跟美酒端了上来。

“哦?居然是醉仙楼的醉仙酿,我可是好久没有喝到了。”

“先生喜欢就好,来,我与先生满上。”

倒上酒之后,武靖将酒杯端起。

“先生请”

“公子请”

说完,两人一口干了。

“啊~好酒!真是好酒啊。”

武靖心中一动,随后缓缓说道 “酒是不错,可惜啊,与我武家酿造的桃花酿一比,着实差了不少啊。”

“哦?可是昨日诗中的渔阳美酒?”

“正是,若是有机会,先生一定要去一趟渔阳,届时,你我定要痛饮一番。”

“哈哈哈.....好!”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也慢慢熟悉了起来。

“先生,靖此次前来,除了与先生饮酒作赋以外,其实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先生。”

“公子要问的可是未来前程?”

“这...确实如此,先生真乃大才!”

“哈哈哈.....”

戏志才哈哈大笑,随后缓缓说道 “公子此次前来,不就是来买官的吗?既然都已经买了官职,那又何必再问前程呢?”

武靖一脸惊讶的看着戏志才。

“先生怎知靖此次来京的目的?”

“公子自报家门,乃是来自渔阳犷平,那里距离京城千里之途。武家乃是以酒水闻名,而公子此次前来却并未带酒水前来,显然不是经商。此时年关将近,公子千里迢迢来京,而且又不是经商,那不是买官又是作何呢?”

武靖听完戏志才的话,心里顿时一阵感叹。

“真不愧是曹老板前期的第一谋士,果然非同寻常。” 武靖暗道

“先生大才!不错,靖此次同父亲前来,确实是来买官的。只不过,买的却只是犷平县县令而已,一个小小的边塞县令,又何谈前程呢?”

“哦?那不知公子所谓的前程是?”

武靖站起身来,豪迈的说道 “男子汉,自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哈哈哈哈.....”

戏志才听后,顿时捧腹大笑。

“先生为何发笑?”

“我自然是笑你,如今天下安定,边塞虽偶有入境劫掠,但也只是小患,汝又何来不世之功一说?”

戏志才虽然是在嘲笑武靖,但是武靖依旧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精光。

很显然,这是在试探他。

武靖再次坐下,随后缓缓说道 “先生方才说天下安定?呵呵...实在是可笑!如今山匪猖獗,官员昏聩,只知贪敛富贵,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而我们的皇帝,整日骄奢淫逸,昏庸至极!从不管百姓死活。

至于边塞之患,每到寒冬之际,幽州、凉州、并州、以北的异族就有可能南下,一旦异族入侵,边塞百姓死伤无数,手中粮食更是被劫掠一空。

甚至还有很多百姓被掳掠到异族之中,成为他们的奴隶,如此悲惨境遇,这就是先生口中的小患?

如此暗无天日的世道,先生居然能说出天下安定这种话来,实在是可笑至极!”

戏志才此时终于收起了嬉笑的神色,正襟危坐的看着武靖。

“那公子对如今的天下有何看法?”

“呵呵...如今的大汉朝早已经腐朽至极,只剩下一个空壳子而已,依我所见,用不了两三年,天下必乱!届时,必定是生灵涂炭啊。”

“哦?公子如此肯定两三年内天下必乱?”

“肯定!”

戏志才起身,对着武靖缓缓拜下。

“公子深谋远虑,才智卓绝,忠远不及也。”

武靖赶紧回礼

“先生过誉了,若靖真的有如此才智,就不会为前程而困扰了。”

戏志才坐下之后,沉思了一会说道 “敢问公子今年几何?”

“11,年后便是12。”

戏志才闪过一丝惊讶的说道 “原以为公子最少也有十三四,没想到只有十一岁?”

“额...呵呵,是啊。”

“那不知道公子可有老师?”

“老师?我从小到大倒是有几个教我学识的先生,可是没有一人能超过三个月,故而,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既然如此,那便好办了。”

“这...还请先生示下。”

戏志才微微笑道 “公子此时还没有老师,那为何不拜一位名士为师呢?”

“拜师?拜何人?”

“卢公,卢尚书”

“卢公?卢植?!”

“正是!卢公名满天下,乃是当世之大儒。若是可以拜在他的门下,日后公子的仕途必定顺风顺水。”

戏志才说的确实不错,公孙瓒跟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

而刘备则是被卢植给逐出名下了。

饶是如此,刘备在跟人交流的时候,还经常以卢植的学生自居。

由此可见,有一位当世大儒当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名声跟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若是武靖能够拜卢植为师,对于武靖日后的发展肯定有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