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科幻末世>我,薯条,苏联英雄>第21章 分道扬镳

按照军事斗兽棋的比较方式,抛开薯条君在兵人推动下,给德国人造了一堵火墙,成功让少数边防军部队,拦住了德军核心突击力量的事实。

芬兰军队,应该是无法突破,已经有了不少武器加强的边防军防线的。

但德国人的计划变更,达成了某种阿登森林的作用。

再加上,比历史中更早赶来加强芬兰军队攻坚能力的,党卫军“北方”师,和德军指挥部准备的,另外一个针对针叶林的预案。

芬兰军队-德国军队-工兵部队,在组成了寻血猎犬-近战猎人-开山刀的组合后,成功在苏军完全没有预计到,可以发起进攻的地点发起了进攻。

(芬德联军,进攻方式解释:

历史中,芬兰军队在得到德军部队加强后,作战方式即为:

行军时,熟悉地形,并擅长在森林沼泽中作战的芬兰军队在前,承担寻找道路,与侧翼搜索等尖兵任务。

遇敌后,缺乏攻坚能力的芬兰军队,转为执行侧翼渗透任务,将苏军阵地交由跟着他们后面前进,拥有更多重火力的德军解决。

而在本书中,德军指挥部又为探路的芬兰军队,加强了工兵部队。

这让芬兰军队,在面对只有自己可以通过,但却无法让德军跟进的地方时,不必像历史中一样选择绕路。

而是可以,采取掩护工兵部队抢修通道的方式,继续推进。

当然如果没有下面提到的一些情况,这一操作还是很难实现的。)

………………

突然拥有了,具备超越时代侦查能力的直属侦查部队,让弗罗洛夫中将,提前患上了某种,未来皿煮军队才会患上的,迷信技术侦查手段病。

毕竟之前的战报中,“智脑”的无线电定位等手段,对于当前电子技术落后的苏军来说,已经接近神话了。

但即使是这样,中将同志,将熟悉地形的边防军,都很难完成常态巡逻的防御地段,预警工作完全交给薯条旅,也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德军,虽然在复盘北极圈战斗后,产生了苏联拥有比自己更先进的无线电技术的怀疑,并对一些重要的军用电台,实行了一系列规避侦查的措施。

但且不说“智脑”又得到了几个木制天线的信号增益,是德军当前完全无法想象,也不会相信的事情。

单就论德国本身的,无线电器材生产能力,想要大幅更新其拥有的大量电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所以,“智脑”的先期预警应该是很靠谱的。

但这个靠谱,却坏在了,当前完全没有任何,电子对抗意识的芬兰军队头上。

因为之前薯条君制造的电磁爆,全面波及了卡利累阿地区的所有无线电设备。

其中,苏军的设备依靠敌我识别毫无影响。

德军的设备,背靠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线电技术,在熬过最初的艰难时刻后,也基本全部恢复了。

唯独远离爆心,理论上应该影响较小的芬兰军队,在他们自己糟糕的维护能力下,将大部分原本轻伤的无线电设备,直接报废了。

当然,这个对于主要依靠传令兵的芬兰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对于早就知道自己盟友们,装备水平不如自己,自己的军事工业也不足以,弥补盟友装备问题的德国来说,也是捏着鼻子认了的问题。

但就是这样的原因,让德军这次规划的,远超正常水平的超宽进攻面中,以芬兰军队为主导的部分,实现了无线电隐形。

而德军自己执行的,重点攻击任务,又在将依靠直觉导航的薯条君吸引过去后,被动的替芬兰人,完成了一次战役欺骗级别的掩护。

因为并不知道,德国人搞出了一个离谱攻击计划的,第14集团军司令部。

在收到薯条君外加边防军的报告后,迅速的做出了,敌人的主力位置就在这里的判断,并立即向位于二线的苏军部队,下达了填补这一地区,纵深防线的命令。

而这一命令,让苏军数量不足的二线部队,在次要方向的预警能力,大幅下降。

芬兰军队,借助上述有利条件,以比历史中快的多速度,冲到了一个很危险的纵深才被苏军发现。

这让第14集团军,被迫紧急调整之前的纵深防御部署。

已经过分前出的,步兵第104师部队,被命令就地组织防御。

因为距离较远,还没有赶到预定位置的,步兵第52师部队,立即转向科夫多泽湖外围,与现在,必须从更远位置赶来的,步兵第122师,构筑新的防线。

以封堵芬兰军队,借由皮亚奥泽罗湖和科夫多泽湖之间的空间,向更危险的纵深发起进攻。

(第14集团军判断的依据:

1、德国空军出动方向和攻击频率的存在明显侧重点。

2、德国炮兵的火力准备的存在明显侧重点。

3、边防军遭到德军装甲部队进攻的报告,以及发出遇袭警报的边防军据点分布情况,反应了这里的德军力量高度集中。

4、德军遭到树堡阻挡后,大量产生的无线电通信,佐证了上一条。

5、当前出现在库奥拉亚尔维、库萨莫正面的德军进攻情况,加上这里的情况,已经接近了,苏军对于德军数量的判断。

这些没多少错误的依据,让第14集团军做出了,本来也没什么错误的判断。)

……………………

在薯条君着急忙慌赶往皮亚奥泽罗湖方向,以拦截芬兰军队的攻击时。

原本配合无间的,芬兰军队与德国军队,在顺利的完成了最初的突破任务后,出现了新的分歧。

那就是虽然按照计划,后续的命令是两支部队继续进行侧翼攻势。

但德军主力突破的失利,让两支部队的指挥官,对如何进行侧翼攻势产生了不同看法。

而这一看法差异,又在当前两支合作部队,相同外在却内核不同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下,有变成无法弥合的矛盾的趋势。

“高尔察克,你要知道,没有我们,你是根本打不到这个地方的!现在,我们必须,立刻向北,为第169步兵师,提供增援!”

“哦,不知道是哪支部队,昨天被苏联人戏耍了一波之后,今天还需要我们来开辟道路。而且完成突破后,向南进攻,不是你们司令部的计划吗?”

“愚蠢的芬兰人,你难道,看不懂一点局势变化吗?如果北线的进攻无法成功,单靠你们,可以切断苏联人的铁路吗?”

“确实,如果不是你们制造的,这个糟糕局势变化,我的师,现在应该在南方,直接攻击拉多加湖,在那里,芬兰军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打败俄国人!”

“真是短视,你还不如照实说,你只想收复国土,但是转转你的脑子吧,如果这里的铁路不切断,你永远也无法攻克列宁格勒。”

“哦,攻克列宁格勒,难道不是你们的愿望吗?所以狂妄的你们,怎么和我一起出现在这个糟糕的地方了?”

在双方的争吵,距离火拼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德军指挥部与芬兰指挥部出面干涉了。

两支部队提前分道扬镳。

其中德军党卫军“北方”师,立即向北,以帮助被火障阻拦的第169步兵师。

而与之相对的是,芬兰“诺尔德”步兵师,立即向南行动,以帮助突破进度,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芬兰第3步兵师。

当然在合作中,算弱势方的芬兰,为了安抚德军的不满,将在第一阶段中主要承担掩护突破任务的芬兰第6师,直接交给了德军指挥。

随即该师立即,从薯条君的火障防线北侧,发起了对于纵深的进攻。

目的是完成德军指挥部,在第169师突破失利后,做出的补救措施。

该措施要求,芬兰第6师与党卫军“北方”师,在火障东北部,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包抄攻势。

排除苏军利用火障发起反冲击的可能,并为第169师调整攻击方案争取时间。

就这样,因为芬兰军队与德军的面和心不和,“白色闪电”计划,在开始实施第二天时,就已经完全偏离了路线。

唯一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的党卫军“北方”师和芬兰“诺尔德”师。

为了避免发生内讧,也为了能弥补,其他部队未能完成计划的问题。

并没有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利用他们绝佳的位置,向当前第14集团军最为担心的位置发起进攻。

错失了迅速攻克,当前几乎算是不设防的扎舍耶克,并直接威胁克斯坚加苏军主要防线侧翼的重大战略机遇。

(芬兰“诺尔德”步兵师,是一支与党卫军“北方”师性质类似的部队,其主要由狂热的芬兰极端民族主义者(“大芬兰”主义者)组成。

因此在芬兰指挥部,需要为德军搞出来的“白色闪电”计划提供更多增援时,这支部队就被派来与党卫军合作了。

而且,该支部队在最初的时刻,也像芬兰指挥部预期的一样,与风格类似的党卫军配合的十分顺利,成为了唯一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计划的部队。

但就像西班牙的左翼联盟在受挫后,立即分裂一样。

两支原本因为目标相近,可以配合无间的右翼部队。

也会因为进展受挫,使得根本目标不同造成的矛盾,无法被掩盖,并迅速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

当然,芬德联军这一情况,又一次将紧急调整阵线的,第14集团军给虚晃了。

让跑的最快的薯条君,在到达步兵第122师,与步兵第52师,紧急建立的新防线后,不仅没有遭到预期的德军猛攻。

反而再次收到了,其他防线的警报:

其一是,刚刚被认定为次要位置没多久,因为之前命令过度前出,当前正在充当,北部主要防线,侧翼掩护的步兵第104师一部,突然遭到了大量敌军夹击。

其二是,原本因为芬兰军队不给力,被判断为压力不大的边防第72总队防线,也突然遭到了来自侧后的攻击。

这两个距离遥远的新警报,让无法确定德国人想法的薯条君,破口大骂,

“德国人脑壳有毛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