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一品宝妻>第37章 温柔

  搬家之后要做的事情特别多,一家人因为住进了新宅子,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做起事来也不晓得累。一家人齐心协力将屋子从里到外都打扫了一遍,又将家什物件统统整理了一回。第二日,莫小碗和娘一起将家里的被褥床单浆洗了一回,趁着大太阳整整晒了一天。

  忙了两三天,新家终于安定了下来。

  莫老实带着莫小瓢去新学堂拜见先生,先生倒是挺喜欢他,他高高兴兴的坐在班上开始上课。

  莫小碗住在西边耳房里,这是她第一次正正经经拥有自己的闺房,从前她住的只是一个杂物间,搁了张床和柜子就成了闺房。现在她爹特地给她做了一个梳妆台,上面搁着一面铜镜,抽屉里可以放些首饰花儿。

  她拉开抽屉时,便看到稻草编织成的蝴蝶,用竹管刻出来的萧,她怔了一下,他亲手编织的蝴蝶簪子,曾经轻轻的插在了她的发间。他亲手雕刻的竹萧,曾经吹出了她听过最动听的曲子,她取了名字叫做“良辰”。

  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的粉色荷包上,那荷包里装着一样东西,那样东西她曾经看的那么宝贵,可是如今……

  她的手指颤了颤,还是伸手打开了那个荷包,里面的莲花玉簪依旧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可是却再也不能让她心情激荡而欢喜。

  她叹息一声,将荷包收紧,又塞到了角落里。

  她脸色微微有点黯淡,起身出来正准备打水做饭,却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她开了门一眼看见莫小瓢,书包斜斜挎着,身上全是泥灰,不由得一惊:“小瓢,你该不会又打架了吧?”

  莫小瓢一脸委屈的瞪着她,却是身后的一人替他说了话。

  “他没有打架,是被人欺负了。”

  那声音琅琅,斯文儒雅,莫小碗听着有点耳熟,蓦地一抬头,咦?这位可不是陈村长的孙子陈元明吗?

  他今日穿了一件天青色的直裰,干净笔挺,一些日子不见,模样越发的俊秀斯文,看起来比上回还长高了一点。

  莫小碗看到他着实吃惊,陈元明笑道:“我今儿从书院里出来时瞧见他在路上被人欺负,眼瞅着几个大点的孩子把他按在地上,便将他拉了起来。看着眼熟,一问才知道是你弟弟。”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情!她这才想起她爹似乎的确提过一嘴,闻名遐迩的青云书院距离小瓢上学的学堂不远,怪不得会被陈元明碰上。

  都是同乡,她忙向陈元明道谢,本想请他进来坐坐,但是娘和奶奶一起出去买东西去了,家里只有她一个姑娘家,到底有些不便,正犹豫时,听到那少年说:“我还有事,这便回去了。”

  莫小碗连忙点头,见那少年才走了一步,又回头对她说:“那学堂的先生我认得的,回头我同那位先生说一说,以后你弟弟在学堂里应当不会受欺负了。”

  莫小碗一听,除了“谢谢”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陈元明微笑着对她点点头便夹着书本飘然离去。

  “这个哥哥好帅气啊!”莫小瓢看着那少年的背影一脸的羡慕。

  小碗看着弟弟一身的灰有些心疼,弯腰替他拍了拍灰尘,道:“若是明日他说了以后还有人欺负你,你便告诉我,我陪你一起同那几个人理论去,敢欺负我弟弟?哼!让他们晓得我的厉害。”

  小瓢开心的嘻嘻笑:“谢谢姐姐!”

  莫小碗揉了揉他的头顶,抬头又看了一眼消失在远处的一抹青影,真如翠竹般挺拔。她心道,这位小公子人真好,总是愿意替人解围,若是弟弟的麻烦解决了,她应当好好谢谢他。

  小碗问了弟弟被人欺负的来龙去脉,原来这县城里的学堂那些调皮些的大孩子惯例爱欺负新来的学童,尤其是从村子里来的,县城里的孩子看不起,骂他们是土包子,趁着先生没瞧见不分缘由的便按在了地上修理。

  小碗听了只觉得心疼,带着他进屋换了一件衣裳,道:“既然陈小公子明日答应向你们先生说一说,应当是有用的。只是咱们虽然是村子里出来的,也不要觉得低人一等,等你以后成绩好了,自然能叫他们知道,村子里出来的并不比城里的差。”

  莫小瓢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要是花舅舅在就好了,他总是有法子修理那些恶人!”他握着小拳头道。

  小碗听了这话心里一沉,没有说话。

  知道小瓢被欺负的事情之后,家里人都不放心。第二天花大娘早早的亲自去学堂接了小瓢,听说陈小公子同先生说了之后,先生重重的教训了那些调皮的学童,今日便不敢欺负他了。

  花大娘听着十分高兴,路过青云书院时,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只见那书院建的十分古朴典雅,瞧着便像是书香氤氲的样子,进出的都是年轻有识的读书人,她不由得十分羡慕,心道,若是能有这么一个女婿那也是极不错的呢。

  想到这儿,她的心思便活络开了。拉着莫小瓢回家之后,她便进了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闻到厨房里有香味,莫小碗禁不住探头看了一眼,她娘正从锅子里拿出热腾腾的东西,不晓得是什么。

  “娘,我怎么闻到桂花的香气?”莫小碗好奇的问。

  “你猜对了!”花大娘高兴的笑道,“今儿我跟你奶奶上街买了点干桂花,这是桂花糕。”

  “啊?”莫小碗双眼一亮,“桂花糕好吃呀!”说着便伸手要拿,却被她娘“啪”的一下打开了。

  “娘……”她委屈巴巴的望着母亲,“你做的糕也不止一块吧,怎么就不让我吃了呢?”

  花大娘这一次特别有计较,认认真真的将桂花糕装进了一个碗里整整齐齐摆起来,然后将碗盖上,装进了一个食盒里。

  “这不是给你们吃的,人家陈小公子帮了咱们的忙,哪里能不谢谢他?这糕,你给他送过去。”

  食盒塞进了她的手中,莫小碗一怔,全然没有想到这次她娘行动如此迅速。

  “我去吗?”她想着书院都是男孩子,她去送真的合适吗?

  “快去快去!”花大娘催促着,满脸的兴奋,双眼仿佛放着光一般。莫小碗觉得娘的表情有些诡异,总觉得她像在筹谋着什么事情。

  “哦。”没奈何,她只得拎着食盒出去了。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书院那边怕是要下学了,她得快一点。

  她拎着食盒在书院门口等,门房朝她看过来,她脸上微微发烫,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媳妇给相公送饭呢。

  她躲到了一棵大树的后面,偷偷拿眼睛瞥着书院的门口。

  里头铃声响起,隐约听到人声,似乎是下学的声音,她一颗心立即提了起来。

  年轻的学子们纷纷涌出书院,这个时候,回家的回家、吃饭的吃饭、闲逛的闲逛,学了一天,总归要从院里出来舒展舒展筋骨。

  莫小碗探头望,看了一回,蓦地,一抹天青色映入眼帘,陈小公子模样出众,便是在众学子中也不逊色。

  她生怕错过,连忙从树后出来对他招手。陈远明远远瞧着树边的绿衫少女便觉得眼熟,他身边同学暧昧的挤眼:“你小媳妇过来了?对你招手呢?”

  陈元明脸上微微一红:“不是小媳妇,同乡而已。”

  “别不承认了,”同学并不相信,“只是同乡这么巴巴的等你下课,给你送吃的?瞧那食盒,这么大一个,装了不少好吃的吧?”

  陈元明低了头,没有言语,嘴角边扬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莫小碗手都招累了,也不晓得他看到没有,低头正揉手腕呢,一抬眼,那人便到了跟前。

  “你怎么来了?”他语气温和的问,似乎对她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吃惊。

  莫小碗心中一紧,嘴巴有些不利索:“我……我给你送吃的,不是我……是我娘做的,她让我送过来。”

  陈元明瞧着她紧张的样子,禁不住微微一笑:“你紧张什么?我又不是老虎?”

  莫小碗抿了抿嘴,她也不知道,可是打心里她总觉得她娘让她来送点心有点没安好心。她跟他又没什么关系,跟小媳妇似的给他送点心,像什么样子。

  “我……没有……”她说着,将食盒塞到了少年的手中。

  陈元明有些好奇,不知道她送的什么,打开了盖子,里头却是雪白的桂花糕,上面撒了点点金色的桂花,香气扑鼻,这会还热着呢。

  “下头还有点自家酿的甜酒。”莫小碗又说,“娘说,既然送了吃的,也得配点喝的。”

  陈元明这会肚子正好饿了,看到这点心倒是胃口大口,抬头看她,笑着赞道:“你娘很有心,你也……有心了。”

  莫小碗骤然抬头看他,却见他眼底浮起几许温柔,那温柔似曾相识……她曾经在那个人的眼底也看到这样的温柔……

  想到这里,她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