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心罐>第七章

  那日傍晚,在沈翯离开小院后,屋上的那个人也离开了。

  那人溜进皇宫,为天子如实举报近日将军府所发生之事。

  “沈铩狄将军死了?被他亲侄子杀死的?”

  天子吃惊道,转而又暗骂一句活该。

  “是。天子,他那侄子是原先的严太傅带大的。”

  “严系若?那个人挺不错的。”

  天子想了想他年少之时,那个在朝廷之上奋力拥护他的大臣,给了个中规中矩的肯定。在他因妻死而辞官之时,自己还惋惜了一把。

  “那侄子怎样?”

  “确实厉害,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沈将军杀死于刀下。其实天子心中已有定数了不是?”

  “既然是严太傅教出来的,那不会差。听你说他还不知老将军夫妇的死因?”

  “不是不知,是不信。”

  “好,天助我朝!讨伐那图苏部的队伍里不是还缺位将军嘛?就让他去吧。”

  ......

  打理好先生的身后事,一道诏令下来。这位15岁的少儿郎成了天子亲封的将军。

  这变化,便是十匹快马也追不上!

  “先生,我成了将军了。翯儿定会不忘嘱咐,为您争气!”

  ......

  日月逾迈,现在已是时至秋末。

  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那一战,可谓是沈翯将军的“封神之战”!!

  作为在战场上率兵打仗的他便不再是以往的沈翯,而是沈将军!本朝史上年龄最小的将军!

  继承父亲、叔叔的衣钵,率领还未完全归顺自己的军队,去攻打地方比自己多几万的兵马。

  怕嘛?说不怕是不可能。

  在之前的训练中,“敌人”再多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放眼望去布满整个沙场。光是阵势,自己已经输了。

  但是吾乃将军之子,家人唯一的希望!为父母洗清冤屈、为先生惨死而告慰,这一战必须赢。

  赢,一切好说;输,追悔莫及。

  说来也怪,沈翯天生就带着将军之血所遗传下来的、刻在骨头里的倔强!要么赢、要么死!

  所以这一战,便是赌上荣誉去拼他一场。

  将军之子,本应率领将士们去讨伐四方!

  我不比别人差,甚至超出旁人!

  先生看到我这样,会为我高兴的!

  出征前,沈翯接过了父亲曾带过的头盔。

  头盔虽是旧迹斑斑,但这也证明了它曾经的峥嵘战绩。

  见证了一代代的盛衰,现在也轮到它来为自己作证了。

  “我会让它重新闻名于沙场上,让人见此闻风丧胆!”

  可谓少年意气,志比天高!

  ......

  战前,谋士与将领共商议如何部署。

  “沈小将军怎么看?”

  “这里离囬城近,以防万一,我们先坚壁清野,安顿好后方。”

  看到周围无人有异议,沈翯便继续道:

  “我准备来个‘擒贼先擒王’。一会儿我只身入敌营,待打入内部,你们再接应。”

  “一人打入内部?沈小将军怕不是在说笑罢。”

  “若是怀疑,不如和我打一场?”

  沈翯作势抄起刀就要斩去。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小将军别急。”

  众人急忙阻止道。

  “既然你们也不愿和我打,那就先听我把话说完。”

  沈翯清清嗓子,继续道:

  “你们在外围拦住,咱们再逐个击破。我这也不是什么不易之论,有什么不妥赶紧说。”

  “沈小将军,你这么做可有几分把握?”

  “我也不知,只得尽自己全力御敌。”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还要说些什么。

  “既然无异议,那就这样定了。”

  ......

  战鼓响!

  于尾声降下的一刹那,一抹红如闪电般立即向前飞去!身形与鼓声互比快慢!

  在后方士兵看来,还不及布阵,领头的一位少年驾着马就向敌军驶去。

  看身姿,少年不像束发像刚及弱冠,身后的红披风格外突出。

  不难看出,这就是对面打头的将军。

  他一下子闯入敌方阵中,丝毫不惧敌方多出的几万兵马。

  ......

  开战前,敌方都瞧不起这位打头的小将军。

  “看他头上戴着的是什么东西?是想遮住自己还没长全的黄毛吧!哈哈哈哈!”

  敌方公然挑衅,翯沉下气理都不理,只是暗自磨刀的动作快了些。

  “你等着,看清楚自己是怎么si......”

  话还未讲全,随着鼓声,翯向敌方奔去。

  马尾被吹的迎风甩荡,翯驾着它一步一步向敌方靠近。

  狂风呼啸,使四周风沙随之乱涌!

  顷刻间,眼前便弥漫起来。目且不及一臂!

  自沈翯带起的大片黄沙晕染、铺满了整个画面,而后迅速向后飞去,与之袭来的还有暴躁的狂风。

  沙场,沙场,真是不负此名!

  只见,茫茫一片黄烟中,一位红衣少年“横空出世”且踔历风发!

  他驾着匹血色宝马,红披风在身后和狂风比着呼啸,其鼓鼓作响,好似取代了鼓声、为少年鼓气!

  马下千里卷平冈,马上将士射天狼!

  敌军眯起眼睛,欲避开扑面而来的黄沙,不料却从中窥得了一片红晕。

  红晕越来越大,风沙也随之愈发猛烈。

  ...

  他负着家族殘敗的榮耀与一腔热血,携着风沙,疾驰而来!

  他像个从荒野中贸然拔出头的小红苗!且势头愈来愈猛!!

  这课红苗可不是寻常之物,既选择在荒野中出生,那没点本事可是活不下来的。

  更何况,他可是要长成苍天巨树的!!

  都说年少轻狂吧,想都不想就直接向敌方奔去,不是送死能是什么?

  可沈翯就是这样做了!非但没有送死,反而收获了一大批敌军的性命。

  正当敌军纳闷,思虑着眼前的红物是什么时,沈翯趁机携沙奔来。在士兵躲避黄沙的间隙,一把利刀显出了银白的刀身,如雷霆般自眼前一闪。来不及疼痛,外围士兵的便如同断线的木偶从马上坠了下去,颈上一抹血红。

  仅是片刻间,阵队的前方已经传来了惨叫声!也听得马的哀鸣声不绝如缕。

  自闯入敌军后,翯手停都不带停的!

  他挥舞着噬血利刀,目光锁定了正后方的将帅,奋力斩杀着阻碍自己前行的敌人。

  士兵密布,四方整齐的阵营被他从破开个口子,像裁布一样从中撕扯开。

  得亏沈翯杀得足够快、足够猛,踏着脚下一条血路,已是杀到了正中央。

  沈翯看准时机,策马使之高声嘶叫。

  刺人的嘶鸣声揪紧人们的心弦!

  本朝后方士兵听到这暗号,急忙快马加鞭地奔过来。

  能赢!

  沈翯心下想到,手中动作愈发的快了。

  ......

  杀人是有技巧的。

  翯早就在以前的训练中摸索到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战法。

  他发现一个方法,不用费多少力便可以一刀毙命。

  此法尤其适用于人数众多之时。手持利刀一挥,一留儿直接立扑。

  再加上翯极快的刀法,便可趁机收获一大波人命来。

  ......

  血液从四周涌出,又向各处喷溅开。

  身边就犹如水滴落入热油之中,全部都沸腾起来了!

  看!那些油被惊的跳起,然后重重地向四周砸去。

  身边四处喋血着!

  叹刀剑无眼!

  血染红了鬃毛,在马身上留下了一片片血斑;也溅到了小部分露出的发上,将白发染得乌黑。

  翯不停的杀着,越杀心里越兴奋。

  他不由地想到以前受过的憋屈与对世间的不忿,觉得杀人真真是个不错的发泄方式。

  抛开国与家,单纯而论,是个不错的好方式。

  翯知道自己这样是极不正常的,想到以前先生教的礼义廉耻,便对不起先生的教导。

  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从自己手中倒下,沈翯浑身不由地颤栗起来。

  瞅着自己跟收割草芥般收割人命,翯没有想过放肆杀人的滋味竟是如此之好!

  这样大规模的杀人,让他止不住脸上的笑意。

  越杀,翯手中的动作越快,心里就越高兴。

  什么礼义廉耻,都是虚的!哪有这样来的有趣阿!!

  他笑着,连眼都不带眨的;瞳中映着血呼呼的一片,刺激也麻木着神经。

  于大汗淋漓之中,他率领士兵屠了敌军九成的人马!!!

  沈翯为军队增长了士气,第一战便取得了开门红。

  ——

  一回到府,沈翯便叫人购了许多物资,分发给街上贫苦人家。

  也不知道他出于赎罪,还是什么目的。

  那几天,沈翯一出门便能瞅见街上人们的笑脸,如良药般拯救着他岌岌可危的“道德信仰”。

  曾经,沈翯以为他这样做是对的,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他是错的,错的彻彻底底。

  因为,人们总是贪得无厌的。

  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发放物资,人们的行为变得懒惰,思想变得懈怠。

  “问我们为什么不种粮食?为什么不工作?”

  村民觉得好笑,怪异的道:

  “既然有人给我们发粮食,那我们何必要这么辛苦,在家休息不好吗?那位大人愿意资助我们,我们要领他这份情。”

  “但是你们......”

  “别说了,我们还要去领粮食呢!!”

  沈翯躲在墙根儿偷偷听着这番话,心中百味杂陈。

  “先生,看来清明节那天是我说对了。”

  那一阵儿,将军府附近的村民人数少了许多,剩下的人一改消极的态度,开始拼命的忙农活。有人好奇,曾经问过他们,但他们一听此事无一不面露惶恐之态,道:

  “只有干活才不用死.......”

  这样说着,手上愈发勤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