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14章 养女

  淳庆三年正月中,元宵佳节还未到,崔奉御便被太皇太后下旨冠了虚衔外放,跟着钦差大臣们一道前往江南诸省督办新税法的施行。

  此前他已从王缙口中听到风声。在皇帝眼中这不过是一份轻松的差事,但崔叙则以为是变相的流放,便再未想过自己还有返京的那一日,满心想着回到鄱阳县守着空空荡荡的淮王府了此一生。

  六月,任充仪于承平宫诞下一子,可惜未足日便夭亡,在皇帝授意下并未序齿,葬礼亦未大办。这件事崔叙在外亦有所耳闻,朝野更是议论纷纷,有人说皇帝命格太硬、刑克太重,但这样的指责到底不敢摆上台面,于是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任充仪自己命中无子。

  崔叙在千里外的江南地界便听得风言风语如此,亦可想见夔都是怎样的情形。

  而皇后则是七月中发动,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平安诞女,小名唤作圆璎。

  或许是孕中压力过大,母体已然亏损,即便有太医院中妇科圣手的悉心调养,但她还是在不久后因产疾卧病不起,曾与她有隙的曹昭仪自请侍疾,侍奉汤药、说话陪伴,却被有心人说成是刻意亲近公主,意图离间骨肉亲情。

  皇室添丁的头两桩喜事,便因两处意外成了许多人心中多年难以缓解的隐痛。

  任充仪失子后幽闭不出,皇后诞女后卧病不起,曹昭仪盛宠无子殷勤侍疾,抛开传言不说,内廷倒是进入了诡异的和谐之中。

  如果没有其下的暗流的话。

  自诩为平衡者的王缙往往是打破平衡的那个人,但有关杨慧持的故事,崔叙也并不了解,只是回京以后从宫人们的闲言碎语中拼凑了个大概。

  他是八月中被突然召回夔都,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六七个月里,王缙与杨慧持的爱情故事就已经仓促收尾,留下一地鸡毛。

  原来崔叙离京不久,王缙便因赌气误入寿安宫,偶遇留居宫内的顺太妃养女杨慧持。

  国朝后宫妃嫔有抚育养女的习惯,为的不仅是承欢膝下,更以向皇帝荐选新人居多。

  杨慧持是顺太妃的侄女,因哲宗尚在时顺太妃久无所出,太皇太后便做主允她抱养了娘家的女儿。

  杨氏自幼充作妃嫔教养,只是因年幼没来得及被哲宗收用。

  遇上新帝继位以来诸事繁忙,前朝妃嫔尽数安顿于寿安宫。这些身份特殊的养女们也没有得到妥善的统一安排,各凭意愿,要么回到本家,要么仍留下太妃膝下,寄希望于太皇太后恩旨赐婚,寻一户好人家嫁了,不枉在宫中浸淫多年镀的这层金边。

  当然,其中也不乏想搏一搏前程,想成为新帝嫔御的。

  之后的故事在崔叙听来实在落于俗套,一眼便能望见结局。

  两人在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谈起恋爱。又或许王缙早已得到老娘娘的默许,但仍享受着这份禁忌背德的恋情所带来的刺激与新鲜感。

  不过在崔叙看来,恐怕是因为破瓜意味着他对杨慧持的责任,以她的身份,不至于沦为没有名分的答应宫女,皇帝恐怕不得不纳其为妃嫔,这意味着禁忌之恋的结束,一后二妃故事的重演。

  而王缙后续的选择不出他所料,临幸了杨慧持的侍女常襄儿。

  于是白日王缙与杨慧持暧昧,入夜便与常襄儿在寿康宫花园内暗暗欢好。

  这样的状态一直到常襄儿有孕瞒不下去才被杨慧持发现,赌气之下不许王缙纳其为妃。

  这话其实有夺其子为己出的嫌疑,但当事人似乎都没往那处去想。

  王缙为安抚杨慧持的情绪,自然应允了此事。

  封位与否于他而言不过小事一桩,毕竟前不久才有一位滑了胎的宫内苑粗使婢女因其一时心软,兼有任充仪难得开口请求而封为了侍御,安排住进了含章宫与曹昭仪做伴。

  而以往这样偶然幸过的宫人,也不过是多分一间屋子和一点银钱,旁人称为答应宫人罢了,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见皇帝第二面。

  是故相较而言,王缙更喜欢在内教坊寻欢作乐,那里的女子多是罪臣之后,也有天之骄女一朝跌落,沦为宫妓、官妓,终身被宗室、重臣淫玩取乐。与这样的女子欢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譬如郑蕤,原莱国公嫡女,曾受封安阳县主。七岁时家中被抄没,与母亲姊妹等俱没入内教坊为奴。十五岁受幸,因承宠,内教坊众人皆呼为夫人,宠遇比之妃嫔无异。但她也是在侍奉了皇帝两年有余以后才破例纳入宫中为红霞帔,且没能脱去自己与家人的乐籍。

  王缙不喜欢束缚,尤其是情感上的,凭这一点,崔叙便断言他与杨慧持日后不会再续前缘了。

  然而这样的隐瞒并非长久之计,如果不是老娘娘在年末溘然长逝的话,还不知会怎样的节外生枝。

  腊月廿三,太皇太后薨逝。上一月病情才略有好转的皇后将宫务分给曹、任二人不久,便不得不拖着病体主持太皇太后的丧仪。

  等到四年五月,寿安宫宫女常襄儿诞下皇子,第二日便因产疾病逝。皇帝下旨将皇子抱到甘泉宫亲自抚养,还拨了几名宫人侍奉,其中便有杨慧持。

  因她没有正式的位号,也没有受幸的记录,为与养娘侍女们区分,宫人们便称其为选侍。

  对于死去的常襄儿,王缙没有一言提及,还是皇后于心不忍,做主追封她为充妃,谥曰温静,好好殓葬了。又下旨寻找她的亲眷,以前朝朝天女户的标准进行封赏。

  不久后,曹、任二人又先后有孕,后宫诸事的重担又回到了长乐宫。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不过两月以后的七月十八,皇后便骤然病逝了,谥曰孝贞,葬天寿山。

  因距离上一次国丧不久,后宫又无人操持,孝贞皇后的丧仪匆忙而简素,几乎是御前女官孔结绿一人经办的。

  有关这位孔女官,又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