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45章 太康

  皇爷餍足以后,正是央他办事的好时机。崔叙在沐浴后醒来,见王缙还在往里头推着药玉,便忙不迭地提起:“皇爷,奴想求份恩典给……”

  “待她年满,我会给她指户好人家。”王缙打断道,“还有素客,你想她留在甘泉宫侍奉么?”

  崔叙哼哼唧唧地不接话茬,皇帝自续说道:“那就同五年那届一般,从药名,改叫扶芳吧,跟着红药他们,还是先从洒扫一类的杂务做起,不会教她受委屈的。”

  “其实你若喜欢,大可以留在房中伺候起居。”王缙探身抱上来,同崔叙卧在一处,说得真诚,“我看她对你也有几分真心。”

  夔宫中成双结对的宫人与宦官不在少数,崔叙也不意外皇爷会这么问。除了排遣寂寞、相互扶持,又或是攀附权贵以外,也真有不少因情结缘、相伴一生的佳偶。

  然而世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见得最多的,还是供奉在城外无名庙宇中的牌位,和中官前去奠祭时哀哀的饮泣与号啕的恸哭。又或者,宫人年满恩放出宫,许嫁他人,甚至是被皇爷看中收用,一朝飞上枝头,只留中官一生萧索无依。

  这些幸与不幸,自承宠以后,便与他无缘了。

  “知慕少艾,何必因这档子事,平白耽误人家一辈子,”崔叙往皇爷怀里拱着,瓮着声道,“奴又不是清白人家的娘子,给人看了摸了就要许嫁出去。”轻轻地,“也算不得是个囫囵男人。”

  “我倒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王缙听出他话里的委屈,将人搂得更紧,嬉皮笑脸,“做不得臣工,也做不得妃妾,做我的狗儿正好。”

  “那便这样,待过个三五年,赐她个外命妇的封号,往后更好许人。甚至是县主、郡主,也无不可。”皇帝又开始绘声绘色地给人画饼。

  崔叙皱眉,“您要把她嫁去北庭?封县主做什么……”

  “一个恩典罢了,教顺太妃认个养女的事,简单得很。”王缙吻着中人蹙起的眉,“只要你乖乖做我的小狗……”

  素客的命运,便在二人温存之中的三言两语间敲定了。

  至于胡举舟父子科举舞弊一案,崔叙听说已被人暗地里捅到了刑部案前,可最终还是没能在朝中翻起什么风浪。

  压下此案的刑部尚书梁世邕,正是太康长公主王静通的驸马,也是她亲自挑选的夫君。

  太康长公主于世人眼中,是不输于孝安皇后的奇女子。她是哲宗与孝和皇后的长女。自幼聪敏过人,好读经史,通乐理,常效男儿装束。哲宗常叹,长女若为男儿,当为嗣子。民间亦风传,先帝曾有立皇太女的想法。

  王静通未待及笄便破例建有公主府,更拨给府中一批内教坊的乐工艺妓听用,长公主时常在府中闲住,排演新曲新戏,讽喻时事。后与出身丹阳梁氏旁支的梁世邕私许终身,主动向哲宗请求赐婚。哲宗不仅答允,又破例准许驸马除授虚职外,还可科举入仕。出降以后,她与驸马恩爱多年,育有一对子女。

  不久驸马高中,亦因长公主的缘故留京任职,常与长公主共商政事。而后官运亨通,累迁至刑部尚书,时人皆道:此赖公主之功也。

  这般看来,应当是太康长公主向首辅孙彦远或是皇帝抛出了橄榄枝,挽救了这场危机。幕后始作俑者众说纷纭,凭崔叙仅能想到,晋王王循与此事定然脱不了干系。

  ----

  在毕业晚会现场发来更新。

  舞弊风波结束了,算是第一次尝试描写一个完整的事件吧,从崔叙角度看就是突如其来,莫名卷入,又迅速落下帷幕,毫无水花的。在想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正面一点解释这个事件,但王缙视角又≈上帝视角了。目前的计划应该是经历下一个大事件的时候。我怎么越写越长了……但是尝试和写的过程还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