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46章 宗室

  若说宗室之中,还有谁会对皇位有所觊觎,应当只有哲宗的两名异母胞弟才对。

  益王王澹,荣敏皇贵妃徐氏所出,由安妃骆氏抚养长大,封国建昌府,景祐三年之藩,现年三十六岁,膝下一子名恂,年十九。

  襄王王润,慎嫔杜氏所出,封国襄阳府,景祐十年之藩,现年三十岁,膝下一子名禄,年十一。

  虽抵不过淮王王治嫡长子的身份尊贵,但也都是惠宗后嗣,本该享有兄终弟及的顺位继承权,却被半路杀出的王缙夺去了一切翻身的可能。

  然而他们都不是手握重兵的塞王,藩禁政策收紧多年,藩王们在政治上几乎施展不开拳脚,大都只能做个吟风弄月的闲王,也就无力在台面上影响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嗣位之争尘埃落定六年以后,他们还会对此耿耿于怀吗?又是否有能力在京中炮制科举舞弊的冤案?

  但要细究这冤案,也有两处不冤。一是皇帝确因崔叙的举动更改了名次,只不过是将胡昶往后头又稍了两位,二是胡昶确有舞弊之嫌。

  国朝定制,参选庶吉士的新科进士,须于分拨各衙门办事观政的一月之内,向礼部呈献十五篇以上的日常文作,以论、策、诗、赋、序、记为主。年二十五以下有过人资质者,若能新作五篇以上,亦准许投试,作备选之列。且“每科不必多选,所选不过二十人;每选不必多留,所留不过三、五辈”*。因更显庶吉士之珍贵。

  胡昶少涉书史,颇有笔札,又自幼随父游历山西、京县各地,见闻卓著,述论有物,尤擅馆选应制。中举以前,便常常替人代笔作文,或加以润色,收取润笔费,补贴家用。

  不过各方掣肘妥协,要保吏治考成之法推行不受是非干扰,保首辅孙彦远及其门生声誉不坠,保朝中均衡局势不改,便只能将此细枝末节之事暂且放过。

  最终只有工部左侍郎胡举舟以病乞休,返乡疗养。繁英宫亦因此事搁置数月。崔叙被召回宫中任职,他在京郊的田宅在此次风波中被查封充公,皇帝许诺说要另行补偿,也照例被他劝止。

  以往总是会因此赞叹他的听话懂事的王缙,出乎意料地表示不满,搁下批红的朱笔,展臂要他到怀里来。

  崔叙往书里签了一片干花,不怎么情愿地挪到皇爷那一侧去,被抱了个满怀。

  皇爷捧着他的臀,这姿势活像是在掂量大皇子虫虫又沉了多少,有一点吃力。崔叙腰后磕到案沿,终于被逗得笑了。

  “这回是说真的。”王缙仰面道。

  “皇爷每回都说是真的。”崔叙低眉,双手不知往何处摆好,“我都信,都收着,交给义父打理,成了吗?”

  “好。你回来以后,好像都没有去看过他。”王缙沉吟道。自那日以后,他便将崔叙时刻拴在身边看管,视朝时也差他去做打卯牌子,随在左右寸步不离。想到这,最后也只说:“这样也好。”

  皇爷都这般说了,崔叙也不好反驳什么。他本也不想去面对,因不知道义父对这场风波下的小插曲知情多少,也不知道他们二人之间多年来到底有着怎样的交易。只知道经此一事,自己对义父的看法似乎又有了些变化,但不变的是,义父仍是他在宫中立身的、最为稳固的靠山。

  *参考自《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

  ----

  下一个事件的主要人物应该都提到过了(或许吧!)

  人真的好多,不过按崔叙视角,他好多也不熟,分不清,所以完全不影响阅读吧(。)

  -

  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