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342章

  自万寿圣节后的每一日,崔叙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在花样百出的玩具面前,崔叙没有选择的余地,无非是被玩到昏睡过去还是崩溃后在皇帝怀里被哄睡着的区别。

  崔叙疑心是孔、戴二人出卖了自己,向皇爷走漏了风声,但那二人赌咒发誓坚称自己从未告密,皇帝也从没有向他们问起。

  廖秉忠则始终寻不见人影。回宫以来,崔叙没有亲眼见到他向皇爷禀报过哪怕一回。这实在不同寻常。他想到唯一可能的解释,便是皇帝总是趁着他熟睡时才会秘密召见这位左膀右臂。

  如若他便是进献丹药的人,那么崔叙所作的努力与牺牲都将付之东流。

  崔叙心底因而越发起疑,担忧自己近来所遭遇的一切都不过是皇帝借戴归桡之口做的局,目的就是为了哄骗自己上套。精力不济是假,元气暗损也不真,只有自己的蠢笨是实打实的,竟上赶着捱了近两月的肏。

  他一度鼓起勇气质问皇帝,得到的答复却是——

  “明礼记错了吧?”皇帝竟有些自责地说道,“是不是昨夜弄得太晚,今日便早些安寝吧。”

  真的是自己记错了吗?崔叙高潮时还在自问。后来连孔、戴二人都开始含糊其辞地否认,说那些来路不明的丹药早在两年前便在宫中绝迹了。若他们受到皇帝的指使,那么自己的威胁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崔叙也放弃了从他们身上寻求真相。

  然而此时再想抽身却是不成了。皇帝无赖得很,总是等着他拿身子去哄,不然绝不肯安安分分地用膳、安寝,好像离了他日子便过不下去了似的。

  他对崔氏食言了,又或者说正应了他们的期待。自己依旧是皇爷最心爱的玩伴,又或者说最合意的玩具更为妥当。

  好在后宫三巨头和尚宫局的齐心协力之下,《女范要录》已顺利刊行于宫中,女秀才人手一本,议论阐发古今列女故事与历代闺训妇则,一时蔚然成风。连殿门外洒扫的丫头,也会与三两好友讲述自己闲时旁听来的贤妃事迹,并偷偷将宫中诸妃比较高下。

  但在朝野中,此事却并没有激起多少波澜。崔叙仅仅从内库账目中无意间发现,皇爷曾将此书交予野松堂刻印,不知流往何处。若是过问必然显得太过刻意,崔叙小心翼翼地藏好了自己的好奇心。

  如此日复一日乏善可陈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对于戒除一切不良嗜好的模范皇帝而言,用道具淫弄中人的身体成了他唯一的消遣。在他兴致最盛、闲暇最多的那几日,崔叙除了戴着满身的淫具不断地高潮以外几乎做不成别的事情。

  他的五感也慢慢变得迟钝起来。有几回崔叙分明感觉自己已经触碰到濒临崩溃的边缘,可皇帝笑着向他招一招手,他又无可救药地扑上前去,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仅有的一切。

  与往年一心等待解脱不同,崔叙开始深深忧虑自己的失宠会否影响到崔氏母子在宫中的地位,故而更不敢向皇帝流露出丝毫不满。

  这一日皇帝又搬出了木马让崔叙来骑。崔叙心里一百个不情愿,那玩意儿比秋千还要冰冷硌人,照皇帝越来越大的胃口来看,自己恐怕会被架在木马上玩弄半日。

  但他还是乖乖骑上去了。

  木马上铺着的绒毯又加厚了许多,近乎将整个木质的表面裹起来,避免擦痕未愈的腿根因痉挛时的颤抖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双腿下垫着的锦衾也换成了新制软枕,既保护了膝盖与脚踝,又为崔叙把握身体平衡增加了难度,甚至与春凳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不必时时顶腰,床帷上的影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在御榻上沉浮起落。

  王缙是位富有责任感与进取心的工匠,每次使用以后,他都会根据中人的反应加以改进,以便下回将其折腾得更加不堪。

  这些器具的造办费用虽因此节省下来,但所用物料皆由内库列支,可身为内承运库“内宠历事”的崔叙也不好意思向皇帝进言裁减开支来曲线救国。

  概因在内承运库理账的闲暇里,他发现在涉及皇帝的各项开支中,除却仪制规格必要的用料与花销以外,大都是用于恩赏。这点外人眼中无伤大雅的木工爱好仅占了极小一部分,有时候甚至还是取自为妃嫔们修缮家具余下的边角料,让人不得不赞叹于皇帝的勤俭持家。

  至于恩赏的对象,便是崔叙自己了。他从未想过鹤庆侯府上下人等的开支竟有泰半出自内库。甚至当自己被派往大同以后,府上余下人等的开支仍挂在皇帝名下走账。

  怪不得授爵一事并没有遭到太激烈的阻挠,原来外人都看得清楚,这不过是皇帝拿私房钱哄自己的小情儿开心罢了。

  往事历历可数,崔叙当局者迷,怎么也分辨不清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更不敢有什么怨言。

  好在皇帝还是会亲吻他。在他累得睁不开的眼皮上落下细密的吻,抚平他心间的躁动不安。

  可是也仅有若即若离的吻施舍给他了。

  在皇帝悉心的打磨之下,崔叙成了一件御府私藏的观赏品。漫长的午后里,他的喘息与心跳是这场独角戏唯一的伴奏。

  王缙已经很久没有完成过一幅画作,见到崔叙高潮时的可爱模样总会技痒,但握久了笔管的手依旧违逆着他的心意,留给他无法抵偿的遗憾。

  只好亲眼观赏了一遍又一遍。

  手边的条陈也翻过一篇又一篇。饶是榻上风光再好,王缙也不得不将目光收回到堆积如山的奏疏中,财库改革的准备已臻完善,但他还在犹豫是否要将内库重新纳入到科道都察等外臣的监审之中。

  此例一开,京察改议疏中提到的内廷外朝京察一体等事宜也将趁热打铁提上日程。可眼下这时节,未必是最合适的时机……

  ----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王缙也变傻。就当是给王缙的全勤工作一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