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开疆>第102章 接收淡水港

正月二十,威海港上,两艘战舰整装待发。

这两艘战舰是经过短暂试航的飞剪船,分别命名疾风号、疾驰号。飞剪船几乎贴着水面航行,水下形状设计成深V型,减少阻力,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横向阻力剖面,水线特别优美,在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

同时,船首柱也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在首部增加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扩大撑帆的容量;空心船首设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

飞剪船帆面积很大,使用4桅主帆装,其高度达船长之3\/4,在顶桅帆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船两侧还有外伸帆桁,可挂翼帆,加大帆的横向外伸面积。

船体长65米,宽12米,双层甲板,顶层除了桅杆、船栏,没有多余的大型建筑,呈通直型甲板。船栏底下每隔一米便开设一个排水孔,便于排水。船上两侧各安置六门一百二十毫米舰炮,射程四千二百米。船只排水量四百七十吨。

“杨帆启航!”

随着一声号令,水手们喊着号子绞动链锚,缓缓收起铁锚。随即在领航员的指示之下,舵手拔动风向舵,操帆手缓缓开启主帆,调整迎风角。飞剪帆船在一系列的操作之下,起步驶出港口。

“报……船只已成功离港!”

“听令,全帆前进!”

“呼……!”

船帆全开,飞剪船犹如脱缰的野马,向前疾驰。轻盈的船头微微抬起,劈波斩浪。

“风力八级,航速13节。”

飞剪船的超快速度,航行不到三天,已到达淡水港。

码头上,西班牙三百殖民士兵在卡卡西尼少校的领导下列队欢迎志远军登岸交接。

“卡少校,那辽王的快船是什么型号,船速那么快?”一旁的副官望着两个快速移动的黑点,好奇地问。

“我也不清楚,明帝国的绒克船航速慢是出了名的,没想到这个辽王的战船,比我们的卡拉维尔战船还要快。”

船只靠港,随即船上六百名志远军步兵,五十名行政人员相继下船。

“你好,我是志远军步兵第四军第六十四营少校营长刘成正,今奉辽王命令,前来接收淡水港!”一名年轻的军官行了个军礼,盛气凌人地道。

“你好,我是西班牙王国少校,今天奉鸡笼港总督之命,前来奉出淡水港防务!”

双方军方交接防务之后,行政人员交接行政权力。随后,淡水港城堡降下西班牙国旗,随即升起日月旗,交接顺利完成。

淡水港城区不大,河口修建了一座占地七十亩的欧式城堡,城堡外是一座人口三千人口的小城镇,码头是一座可供四艘船只停靠装卸货物的木栈码头,傍边还有十个供船只临时停靠的泊位。

正月二十五日,五十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到达淡水。庞大的船队带来了五千人的移民和一个营的军队。

淡水城里,志远军顺利接过军政大权。然而,南面的大肚王国却酿坛一番反抗事业。

“阿米拉社王,红毛人离开淡水河口了,西面的明人刚刚入驻淡水,听说他们带来了无数的人准备开荒种甘蔗。”大肚王国在淡水的探子回到村落后便火急火燎地向大肚国王甘仔辖.阿米拉禀报道。

“可恶的明人、可恶的红毛人,他们都是强盗、侵略者,他们来到这片土地,就是想用少得可怜的铁来换取我们的粮食、毛皮,他们到处开荒,抢占我们各部落的土地。各位部落首领,我甘仔辖觉得应该趁明人立足未稳,攻打淡水城,把明人赶出我们的土地。”阿米拉情绪激动地说道。

“国王,我甘马辖、甘仔旱部愿意跟随你行动。”

“国王,明人战斗力不高,趁他们未落稳脚跟,我们22个部落联合起来,把他们赶出淡水,抢了他们的部落。”

“就是,明人软弱,以前抢他们靠岸补给的船只,他们也不敢反抗。”

……。

经过一番议事,大肚王国的部落首领们一致认为明人的战斗力不如红毛人,属于战五渣的弱鸡敌人。

当天,大肚王国各部落的青壮在各首领的动员之下前往甘仔辖部落集结。两天后,部落青壮集结完成并举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二十二个部落,三千人的部落青壮带上长矛、木盾、竹弓怪叫着北上淡水。

淡水城,五千移民大兴土木。淡水城的防御措施很落后,除了西班牙人修建的菱堡有防御能力。菱堡外的居民区只围了一圈简易的木篱笆,南面则依靠淡水河作为天然防护。

移民们分成数个工作组,一部分在附近山地伐木运回淡水修建房屋城门。一部分挖土取石,修建简易的土城墙。一部分则烧山开荒,开劈甘蔗种植园和稻田。

移民们工作积极性挺高的,因为,新上任的淡水总督王成章登岛之后就马上发布了淡水土地令。

在淡水,开垦出来的土地不采用威海的租种法。威海的租种法就是土地国有化,流民们种田就和打工一样,政府出地、出种子、出农具、甚至流民们没有吃食住宿,政府一律承包,而流民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三成归流民所有,七成归政府所有。这个政策,对于刚到威海的流民而言,再合适不过。

但随着生活的改善和财富的积累。租种法越来越不受待见。富裕起来的流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越来越高,他们租种田地的积极性越来越小,最严重的是安定下来的流民已经失去了开垦新土地的愿望。反正,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归自己,没有谁会傻到自己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然后又要向政府租种。耕者有其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最真实的需求。

所以,淡水实行新的土地私有法。按照土地私有法规定。移民开垦出来的土地属私人所有,但需要在十年内支付每亩二两银子的购田款。除此之外,土地法规规定,开垦出来的土地以庄园形式发放地契,每个庄园必须达到两百亩规模,土地买卖和继承不得拆分庄园,必须整体出售和继承,以免造成土地碎片化。同时,新土地私有法规规定,庄园种植农作物必须单一化和报备制度。即是,一个庄园,只能种植一种农作物。该种水稻的就种水稻,该种甘蔗的就种甘蔗,不能混种。要改种其它作物,必须申请报备。

土地私有法虽然有过多规定,但移民们并没有抵制。因为,种植定单化在威海等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收益最大化的种植模式。他们已经脱离当初那种封建社会那种自给自足的种植模式。

移民们劳作了五天,淡水城四周已经筑起一堵两米高的土墙和四座木制城门。而且,土墙围起来的城区,比原城区大了足足一倍。

二月初二,甘仔辖的部落大军于东南面渡过淡水河,再一路向西到达淡水港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