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50章 郑夏皆亡!

武德三年的春日除了温暖还充斥着喜悦,就在前几日一则爆炸式的消息从远方传来。

王府内李智云的嘴都快咧到耳后了,一旁的李纲却叹了口气。

“李师这是何意?如今天下即将一统,郑国夏国接连覆灭,窦建德这个笨蛋来帮王世充居然被二哥先俘虏了,简直令人捧腹!”

一旁李师冷冷了斜了弟子一眼:“窦建德出身寒微,以军武为基从隋末乱世而起,虽不及秦王下场令人有些唏嘘,尔等也不该如此耻笑之!!!”

看着李师发火了,李智云立马收起笑嘻嘻的表情。

当然了李智云其实不是笑窦建德,而是在笑自己的大腿终于牢固了,天下终究一统自己的抱负可是实现了!

看着弟子如此听话,李纲微微摇头继续叹了口气:“如今天下渐安恐怕朝中矛盾便要凸显出来了。小子接到旨意了吧!”

李智云点点头:“接到了,我正要要和您说呢,这二哥去太庙上告祖宗天地,怎么也要把我拉回去啊,长安这么远何必叫我?”

看着满脸不怨的弟子,李师早已猜出了他的心思:“你是怕回了长安一时半会抽不出身来,再加上河东经营了这么久怕被人占了去是吧!”

李智云嘿嘿两声:“李师高见!”

李纲嫌弃的瞥了他一眼:“小子你是真不知礼也!榆木疙瘩!”

说着这手就开始寻摸要找东西教训弟子。

这可把李智云吓了一跳,赶紧跳远了些躬身道:“弟子愚钝还请师父赐教!”

李师望着恭敬的弟子无奈摇头:“老夫且问你如今秦王立下大功谁最高兴?”

远处李智云抬头有些不自信的指了指自己。

“呸!”

被李师啐了一口的李智云赶紧开口:“那一定是老爹了!”

李师这才点点头:“算你识相!但是你可知陛下最高兴也最难过?”

这下李智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皱了皱眉直起腰来:“此话怎讲?二哥立下大功老爹开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难过?”

李纲轻捋白须微微叹气:“自古功高盖主,李广难封的道理你还不懂?小子身为皇家子弟你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我看你还是别去长安了,好好在河东教学算了!”

被李师点拨的李智云瞬间醍醐灌顶:“您的意思是老爹现在左右为难?二哥处境其实很危险?”

李纲微微颔首:“老夫不是说了嘛,如今天下一统朝中矛盾自生,你我这种闲人压根不会受到关注,哪怕你这次去长安大概也是个陪衬,不用担心!”

李师巧妙的避开了弟子的问题,而是强调了其去长安河东不会发生变故。毕竟这里面涉及皇家斗争,他一个外臣终究不好明说。

这下轮到李智云沉默了,他从喜悦中抽离出来,大脑开始飞速旋转。

望着沉思的弟子李纲嘴角露出一抹不可察觉的微笑便要起身离开,作为先生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关键的事情只有弟子自己想清楚才可以。

随着李纲的离去,房中陷入沉思的李智云也想明白了很多事:“如今二哥立下不世之功,老爹必须给二哥一个天大的封赏,不然难以服众。但是这样肯定会惹得大哥不高兴,那危险是来自大哥这一边?”

李智云眉头紧锁总觉得李师的话里有话,其细细思索:“不对啊,大哥要是现在搞事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啊,如今普天同庆谁敢扎刺!等一下...”

李智云脑中忽然浮现出一道身影,那人正是自己一直忽略的人便是四哥李元吉。

长安城内,庆祝已经连续三日。

整个长安内都充斥着喜悦和兴奋,如今百姓口中提到最多的人就是秦王李世民。

尤其是对于虎牢关之战以千人对敌十万生擒敌将窦建德俘虏五万,都被说书的编排成小说了,秦王的形象简直就是天神下凡令人折服。

而就在这天地同庆的日子里总有人不开心,就比如在东宫内太子李建成正在和四弟一起喝闷酒。

“大哥如今天下统一可世人皆知二哥威名,却不知大哥之名如何是好!”

李元吉长的很快,身材魁梧虽然相貌丑陋但也不乏有了猛将之威。

“哼!一兵马武夫有何威名?不过军武糙汉如何治理国家?就如同河东四弟一个工匠王爷就算有些才能也只得窝在河东不得动弹!”

李元吉轻轻饮下一杯酒,其听说了大哥胸中郁郁之气:“兄长言之有理,可如今二人风头正盛只怕有心人会借题发挥!”

李元吉明明长的是个糙汉,可这心思还挺鬼的。

一旁大哥李建成微微一笑:“借题发挥也好,亦或者主动投诚也罢不过跳梁小丑而已,四弟切记朝中事不单单几人几张嘴就可以决定的,只要有父皇支持东宫安矣!”

李元吉见大哥没受挑拨不由有些着急,其亲自为大哥倒满酒杯语气诚恳道:“兄长说的是,只是父皇之心也难测也,毕竟天下渐安休养生息自然必不可少,二哥虽无用武之地,可四弟在河东却不得不防,不如...”

一旁李建成微微一愣微微颔首:“的确如此,可四弟在河东又能如何,至于其邀买人心之举不过为我等做嫁衣罢了,这天下之事还轮不到他,不过四弟此言也无错不知可有良策?”

李元吉见大哥终于松口,脸上浮现一抹红晕不知酒红还是激动:“咳咳,此事简单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要想得到父皇恩宠就需要从后宫入手,只要吾等拿出诚意相信后宫不会拒绝!”

说着李元吉嘴角居然露出一抹淫笑。

李建成眯了眯眼望着眼前的弟弟感觉有些陌生:“此事不急等封赏大典后再议!”

说罢二人继续饮酒,暂时搁浅了计划。

回到太原城,李智云在想明白李师的意思后便发觉自己实在有些愚钝,于是他决定充实一下自己的大脑。

将之前李师送他的一大箱书翻出来开始奋发图强。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就到了需要前往长安的日子。

此时已经是五月,春耕之后的大地上生机盎然。之前用铁风车启发学子的李智云还真收获了意外之喜。

那就是李安期制作的水泵,虽说与后世的完全不同,可的确可以用蒸汽催动抽吸河水灌溉农田,甚至可以用做矿井的抽水泵效率还挺高的。

太原城门前众人于王爷送别:“李安期你这次期末成绩一百分,等本王回来了就满足你的愿望,记得想好!”

李安期笑着点头,一旁同来送行的学子们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除了李淳风他面色有些落寞。

李智云走到其身前拍了拍肩膀:“淳风别气馁,你做出来的陆地行舟虽然失败了,但是已经开创了先河别着急慢慢来,想要成功必然遭受失败,但是方向是对的!

本王知道你想问什么本王是不会告诉你的,记住自己得到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说罢与学子们告完别的李智云坐上了马车,身后尉迟带领的玄甲小队紧随其后。

马车上李智云一脸苦涩,原因无他因为小小马车坐了三个人。

“小子垮着脸作甚!怎么不愿与老夫同车?”

一旁孙道长也出言道:“老道云游惯了,此次不过借王爷一车便遭嫌弃?”

立马摆手的李智云解释道:“绝无此意,有李师和孙道长陪同是小子的福气,此话真是折煞我了!”

李纲冷哼一声语气稍有缓和:“如今已然远离河东,学院也放暑假了!小子可想好了如何应对这次长安之旅了”

李智云微微颔首:“自从跟那日得李师点拨后,小子想了许多发觉此次长安之行恐怕要生多事,而躲在背后之人也绝非善类,只是弟子在长安根基尚浅,除了低调行事好像别无他法!”

一旁孙道长老神在在闭目打坐,看起不打算掺和这件事。

而李师则满意颔首:“不错能想到这层也不枉老夫和孙道长舍得两把老骨头来帮你,小子此行凶险至极,不在城外而在人心,老夫深知你与秦王之情但不可以身试险!切记行事之前多思量,尔非孤寡身后跟着无数学子与百万河东百姓!”

李智云点点头:“弟子保证绝不会以身饲虎!”

李纲满意的点点头,随即靠在坐垫上准备小憩一会。

整个队伍行进的速度不算快,整整用了五日才抵达长安。

长安城下李智云望着这座古老而又辉煌的城池感叹时间的变换。

“瞎叹什么气,年纪不大心思不少!”

李师以一种非常不合时宜的方式将弟子拉回了现实。

“咳咳!”

脸色憋得通红的李智云只好将头伸回,还好没人认出他来不然还挺丢脸的。

来到城内回到了之前的府中,这还是二哥送他的府邸,如今还是秦王府的人打理。

刚一进门便看到一抹熟悉的背影。

“嫂子你怎么在这?”

长孙回头望向五弟笑道:“怎么五弟长大了不用嫂嫂操心了?”

李智云笑着摇头躬身道:“智云多谢嫂嫂!”

长孙含笑将五弟扶起。接着对身后的李纲和孙道长行礼:“见过李师与孙道长!”

李纲轻抚白须微微颔首:“许久不见秦王妃,如今王子承乾可好?”

长孙一听问起儿子立马展颜:“承乾安好多谢李师挂念!”

李纲点点头:“老夫与孙道长车马劳顿还需安顿,等秦王归来自会拜访!”

这话已然下了逐客令,虽说明明是自己的房子长孙却一点也不生气而是行礼道:“那便不再叨扰,小女子就此告辞!”

说着便带着丫鬟离去。

望着秦王妃的背影,李纲的脸色变了又变其看向李智云眼神中带着一抹复杂:“小子你跟我说实话,你可秦王妃有没有...”

“啊???什么!怎么会!!!”

李智云人都麻了,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啊。

“咳咳!没有就没有喊什么!如今你年龄也大了正好趁此机会老夫帮你向陛下讨个正妻!”

看着李师从涨红到一脸正色,李智云不由佩服起自己先生的脸皮。

你看看人家转换话题从来都不僵硬。

一旁孙道长则开始帮腔:“阴阳之道乃是天道不可不为,如今阳盛阴衰要出问题,老道以为此事可行!”

得二对一,李智云反对无效!

于是有些无奈的李智云独自回了房间准备冷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