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5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六月初一,长安尽出。王者之师归!

太庙前,作为观礼的李智云穿戴整齐一副大唐标准王爷模样。

身旁嫂子长孙抱着侄子李承乾,要不是因为承乾的原因这次长孙压根不能参加如此大礼。

周围来观礼的大臣不少,都是三品以上的重臣,眼前一片紫色。

而作为太子的大哥正在挨着老爹最近的位置,四哥李元吉则排在一堆叔叔后面,没办法他和大哥之间的地位还是差了不少,就连李智云也沾了侄子的光排较前的位置。

随着一声礼乐响起,地面开始震动,这是大军靠近的征兆。

随着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抹金色豁然从地平线外出现。

“是二哥!”

李智云有些兴奋。

只见礼道上披挂一身黄金铠甲的二哥一马当前,身后跟着一万浑身披挂的骑兵和三万穿铠的步卒。

当礼乐停止后,一声号角吹响了。

随着沉重响亮的号角传遍天地,领头的李二动了!其像一支箭矢般直冲太庙而来。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骑兵军团,他们身披鱼鳞铁铠在阳光的照耀下居然也染上了一抹金色。

霎那间一股山崩海啸之感冲上云霄,重重的砸在每个人心头。

“咚!”

“咚!”

“咚!”

随着号角停歇一阵沉闷的鼓点响起,那抹金色开始速度更快了只是身后的骑兵与步卒纷纷减速停下脚步。

随着马蹄石板的声音愈发清脆,众人开始屏息凝神站在高台上的李渊也是一脸肃穆。

“臣李世民叩见陛下!”

满身金甲的李二单膝跪地。

“平身!”

“谢陛下!”

李渊身披玄裘、穿朱裳、腰系革带玉钩、脚踏赤葛、头戴冕冠加无旒以规格最高最为庄重的大裘冕待之。

“吾儿世民自幼纵有天资,年少时便随军而行,战突厥,灭西秦平河东!如今天下三分却凭一己之力平之,伪权郑夏皆消弭于滚滚长河!嗟乎!朕寻翻质典却无从旧制,何以封彻?当为天策!”

众人皆寂,纷纷聚焦于高台上那抹金色。

“朕封你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众人皆惊,此时李智云身旁的长孙居然掩面而泣。

“陛下圣明!!!”

或许是因为今日秦王的金色铠甲给了众人极大的震撼,亦或者是因为他的功劳实在太大所有的王公贵族包括大臣们纷纷跪倒赞成了这一决定!

太庙前,此等封赏将上达天庭下达地府不可更改。

“臣谢陛下!”

李二眼含热泪跪倒在地接受了自己的荣耀,这一刻他成为了大唐最闪耀的人哪怕是皇帝李渊也被其掩盖三分。

独自走进太庙内,李二将王世充和窦建德贡献顺带将缴获的隋朝器物车乘一并贡献,若是李智云在旁边其一定怀疑二哥是不是把自己都想贡献给太庙!

随着大礼完成,众人纷纷散去不少人亦开始传递消息,而李二封赏却还没完,当其回府后一辆崭新的金车就停在院中,还有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依旧玉璧等等,如此赏赐可谓丰厚!

而李智云自然跟着来到秦王府,此时一同有许多人他们都是来恭贺的大臣或者亲戚,反正天策上将这种名号属实把众人狠狠击中了。

于是一场大宴不可置否的出现了,不过并不在秦王府,而在皇宫!毕竟众将士刚刚班师回朝除了犒赏三军之外,就是大摆宴席庆功了!

随着太极殿被征用成为宴席的举办地点,老爹李渊再次化身秦吹开始大力夸奖自己的二儿子,那笑的嘴也快咧到后耳根了。

李智云这次倒是坐的很靠前,其坐在二哥一旁也是沾了不少光。

对面为首的则还是大哥不过这次座位却是右边,而左边则坐着二哥。

随着宫中推杯换盏,歌舞不休终于文官受不了了。

说起来也是作为文管集团首脑的裴寂今天是一点面子也没有啊,全被武将们把风头抢光了。就连太子也没露啥脸全是背景板啊!

“陛下,臣等以为今日秦王英姿卓越,尤其是太庙前那一身黄金甲更是令人恍惚,臣想以金甲为题作诗为秦王贺为陛下贺!”

裴寂躬身请命。

“可!”

李渊自然愿意听听大家吹捧自己儿子,反正今日是庆功宴就是为了吹捧李二的。

对面太子李建成满面笑容也非常赞同,不知道还以为他立了功呢。

而坐在下面的李元吉不乐意了,本来就想着挑拨大哥二哥争储自己好浑水摸鱼,现在一看这二哥的地位直线上升还要吹捧,那他何时能翻身啊。

“儿臣以为赋诗倒无妨,只是多少有些无趣,不如斗诗如何?以军武战事为题左右斗诗选出一首绝句。以配秦王天策上将之名!”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居然无一人附和。

这时坐在一旁的大哥李建成看不下去出声道:“四弟有些醉了,如今二弟立下赫赫战功如何以诗相配?大家赋诗不过酒中雅兴而已不必相斗,儿臣腹中恰有一首自当抛砖引玉!”

“三千铁骑踏云燕,一朝定基九重天。万马奔腾黄金甲,神封天策留人间!”

“好!!!”

李渊大叫一声,这位皇帝难掩喜色指了指左右:“朕今有天策上将,亦有文昌阁学真乃左膀右臂也!”

此刻一众文臣武将立马跪倒为陛下贺!

而愿望落空的李元吉明显不爽极了,可也不敢在显露心思了。

殿中随着太子的一首神封天策,把气氛搞到了高潮,那些文臣纷纷打开了任督二脉开始吟诗作对,一个个听得李智云牙酸。

不知何时李纲忽然出现在李智云旁边。

“嘿嘿小子你不打算送上一首如今可是千古名流的好时机,光凭刚才太子那首诗足以揽收不少秦王的名望啊!”

李纲看起来喝了不少酒,脸色微红话也多了不少。

“李师你喝醉了,我可不会作诗打铁做工才是弟子的强项!”

面对弟子的推诿李纲冷哼一声:“小子别以为老夫不知道,王绩都告诉老夫了,那首郁金香就是你作的,如此绝句在前你居然说不会作诗?”

听着李师愈发高调的嗓门,李智云立马拉住其衣袖:“别喊了李师,吾今日才思不佳做不得诗!”

李纲听此这才罢休,却为时已晚。

因为对面的四哥李元吉已经听到了,其冷笑一声站起身来:“父皇,儿臣听闻五弟素有诗才,曾经一首郁金香传遍整个河东,如今怕是早已按耐不住准备一鸣惊人了!”

众人俱静,纷纷将目光投射在这位楚王身上,说实在的楚王的大名也算是如雷贯耳,毕竟能在河东经常整出妖蛾子来说明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李智云被投射来的目光看的有些尴尬,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咳咳,儿臣并无腹稿,不过却有半阙残诗与今日主题应景,不如吟诵出来为宴添色!”

李渊则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五子,其实他并不看好五子的诗,但是气氛到这了那就让其说说吧。

“准!”

李智云尴尬一笑:“黑云压城城欲摧。”

众人面色一凝,不少人怔了一下。

李智云哪管这些就想赶紧念完算了,反正是抄袭后世的,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说完便扭头看向众人,却发觉众人完全不动了,不少人还闭目摇头一副咀嚼模样。

对面四个李元吉以为冷场了,大家觉得诗做的不好呢!其直接跳出来:“五弟今日确实才思欠佳啊,与大哥相比差距甚远!”

李元吉得意的模样还以为他很懂诗呢!

“放肆!”

李渊一声怒吼把李元吉吓的一激灵立马瘫坐在地上。

只见怒目的李渊冷哼一声接着投向李智云,目光立马柔和了。

“楚王适才做的半阙诗如何?”

众人纷纷躬身答曰:“此等诗才当名流千古!”

这个评价可谓之不高,把李智云都搞蒙了,他就是随便抄了一首后世应景的诗大家的反应是不是有点过激了!

就在众人不解之际 李渊居然开怀大笑:“此等诗才无愧于楚王之名,当赏!”

结果做了半阙诗的李智云莫名奇妙得了几百金和几十匹绢丝。

而一旁明明喝醉了的李纲此刻居然跳出来道:“臣李纲以为楚王岁成当许一门婚约,请陛下开恩为楚王赐婚!”

李渊微微蹙眉这李纲也真会赶时候,自己哪里知道谁家有合适的女娃给五子婚配。

就在李渊想要推辞时李纲拱手道:“臣以为杨侍中之侄女便可!”

李渊默然他没想到李纲这个老狐狸早找好目标了。

而一旁的李智云脑袋嗡嗡的,他算是知道为何前几日看不到李师人影了合着给自己找婚配去了。

就在众人等待圣上答复时,一位紫袍大臣忽然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