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穿越重生>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第96章 晟郡王妃 这才等了多久呀,就想了?

  温美娘接近窦庚还有迹可寻, 但赵姨娘所图为何呢?

  小谢还说,赵姨娘给了富商一大笔钱财封他的口,富商当时也奇怪, 有这么多银钱足以一辈子衣食无忧,怎的还会想去攀附窦庚, 不过财帛动人心,即便事有蹊跷左右与他无关,他做个中人而已。

  “一大笔钱财?赵姨娘哪来的那么多钱?”能让家财万贯的富商动心,定不是一笔小数目。

  江砚白脸上一凛,笑道, “是啊,她一个孤女,哪来这么多银子。”

  赵姨娘身上的谜团好似越来越多,一个瘦马的身份如此扑朔迷离,窦庚这一死,真是把窦家所有的牛鬼蛇神都暴露出来了。

  赵姨娘背后定还有人指示, 只是这人到底是冲着窦庚来的, 还是他背后的窦家,亦或是与温美娘一样……

  窦家唯一值得深挖的,也就只有窦唯庸了。

  “银钱的来源, 有消息吗?”江砚白问。

  小谢眯起眼, “大人您真是料事如神,我确实顺着这银钱的来路查了下去,还真被我找到了线索。”

  沈鱼忍不住催促, “快说,别卖关子。”说了一大堆还是没说到重点。

  小谢还真就卖起关子来了,喝了口热茶后道, “赵姨娘当初给那富商的,是一张大额的银票,而开那张银票的银号嘛……小沈,你要不要猜一猜?”

  沈鱼推了他一下,还是小杨好,这人一点也不爽快,“我怎么会知道?天下那么多银号,不过听你这意思,这银号在盛京估计也有,同时在盛京与江南都有银号,这个盛京应该也没有几家吧。”

  小谢伸出三根手指,“有三家。”

  “哪三家?”

  江砚白斜了他一眼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小谢收敛了些,立即收起了自己的嬉皮笑脸,“是八闽银号吧。”

  小谢竖起了大拇指,一脸不可置信,他一向知道他们少卿大人断案如神,却不想这么神,“大人,您是这个!您在盛京就能猜到我去江南查到的事,真是神了!”

  沈鱼惊诧,问小谢,“真不是你们串通在这演戏?”江砚白这是聪明的有些可怕了呀,沈鱼忽然有些后知后觉的害怕,他会不会发现关于她的不寻常。

  江砚白淡然自若,“我只是比你们多知道一些而已。”

  赵姨娘甚少出府,与府外有联系的只有清河绣庄,去绣庄本没什么好怀疑的,但赵姨娘身世有疑之后,这寻常的举动也显得不寻常了。

  清河绣庄背后的东家是晟郡王妃,而八闽银号那位神秘的东家正是晟郡王,若非有次查案无意中发现,他也不能那么快猜到。

  两件事都与晟郡王府有关系,单用巧合来解释这一切,显得太过单薄。

  沈鱼苦恼,“窦府的水,怎么感觉越来越浑?”

  江砚白勾了勾嘴角,“兴许还能更浑。”

  窦唯庸这个老狐狸还没有实质性的掺和进来,若他知道他儿子的两个女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不知会是个什么场面。

  根据文寺卿留下来的证据显示,窦唯庸与当年的康台大坝倒塌之事脱不了干系,只是还商不清楚幕后之人许了窦唯庸什么好处,是与穆清一样为了钱财还是另有图谋。

  还有一件事他一直觉得奇怪,穆清冒着杀头的风险贪污银钱,也只分得了五万两,这笔银子值得他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穆清,窦唯庸,两位朝廷命官,当时又有谁能指使地动他们,他们背后的神秘人定是个位高权重之人。

  江砚白将符合条件的人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锁定了几个最有可能的人选。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晟郡王在这个案子中扮演了个什么角色。

  晟郡王可以说是与当初这桩案子完全没有什么关联,他本就是闲散王爷,娶了曹氏之后两夫妻便一门心思打理起了自家生意。康台大坝倒塌之际,晟郡王还未曾承袭爵位,年少轻狂只知招猫逗狗,实在是想不到他与此案有什么关联。

  难道是他猜测的方向不对?

  江砚白沉思许久,“去调查一下晟郡王妃的身世。”既然从晟郡王这边想不到什么联系,便只能从晟郡王妃曹氏下手了。

  曹氏当年孤身一人来盛京开店,却似乎从未有人去探究过她的身世。

  “你是怀疑赵姨娘与晟郡王妃有关系?”沈鱼不明白,“为何不直接去问?”

  “什么?”江砚白没想到她会说出这么一句话。

  “你们这些聪明人啊,查来查去,这事如果与本案无关,又怎知人家不愿意告诉你?”沈鱼估摸着赵姨娘的事情与窦庚的死没什么关系,她这情况与宁氏也差不多啊。

  江砚白笑起来,她不知这牵扯了多么大的一桩案子,没有实质性证据,晟郡王府的人哪会轻易认下。

  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法子,晟郡王夫妇怎么看,都似友非敌,直接问,不是打草惊蛇,而是敲山震虎。

  “小鱼儿说的有理,咱们走一趟晟郡王府。”

  这人怎么说走就走!沈鱼让他稍候,她要去换件衣服,晟郡王妃见过她,再扮女役便是欲盖弥彰了。

  两人没有直接去晟郡王府,毕竟这敲山震虎也要讲究对方法。而是先去了清河绣庄,想通过清河绣庄的掌柜娘子见到曹氏,以做生意为借口。

  绣庄的掌柜正是她上次见的吴娘子,吴娘子见她与江砚白一道来,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良久后露出了个了然的笑。

  她迎上来,“沈掌柜想挑些什么?我们家的绣娘,在盛京绣嫁衣的手艺可是独一份!”

  沈鱼懊悔,真不该带他一起来的!

  沈鱼干笑,“我是来寻您谈生意的。”

  吴娘子也听说了命案的事情,知道沈鱼如今食肆的生意很不好做,想换个法子挣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娘子笑问,“不知是什么生意?”

  沈鱼与吴娘子进入内室,“还是在卡通上做文章,大的能做枕靠,小的为何就不能做荷包呢,还能当个配饰挂在身上。”

  时下荷包的款式总是那么一成不变的几个,便只能在绣花上下功夫,可荷包毕竟是私人物品,不轻易显露人前,绣什么好看的花也只有自己看得见。所以绣庄便不爱在荷包上下功夫了。

  沈鱼这么一点拨,吴娘子瞬间就有了想法,若是把荷包变成显露于人前的东西,必然会引起贵女们的攀比,只要有比较,那银子不就滚滚来了嘛!

  吴娘子眼睛亮起来,“妙啊!”

  沈鱼也笑,正想着怎么把话引到曹氏身上,忽听吴娘子说道,“东家今日也在,来,我引你们见见。”

  颇有些猝不及防,不过这本就是沈鱼的目的,只是提前了而已,她微笑,“却之不恭。”

  曹氏恰来巡店,正翻看账簿时,吴娘子来请她,她想见沈鱼很久了,也去过金鸣坊沈记几次,但沈鱼总在厨房,都没有见到她的面。

  “快请进来。”曹氏笑道,她向来佩服独自做生意的女子,同为女子,她知道要经历怎样的辛酸艰苦才能有如今的沈记。

  对着吴娘子沈鱼还能面不改色画大饼,面对曹氏却有些怯怯,曹氏的气质虽比吴娘子更温婉一些,许是王妃做久了,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沈鱼行了个大礼,“见过郡王妃。”

  曹氏温言请她坐下,“不必多礼,今日我只是清河绣庄的少东,不是郡王妃。”

  沈鱼笑起来,唤了称呼,“是,曹娘子。”

  吴娘子开始转述方才沈鱼说过的话,曹氏一边品茶一边听着,缓缓点头道,“确实是个好点子。”

  沈鱼是临时想的借口,本想着会不会太扯,不料吴娘子如此给力,直接把卖点都已经想好了,曹氏真是慧眼识珠,这吴娘子是个好掌柜。

  直到签下契约,沈鱼还有些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地就多了一笔收入。

  聊完生意,两人才开始闲话,沈鱼适时抛出此来的目的,“劳烦吴娘子帮忙看看此荷包的绣技如何,可能仿制?”

  这个荷包是从窦庚身上取下来的,看针脚应该是赵姨娘送给他的,与那日沈鱼在她房间里见到的是一样的风格。

  吴娘子接过,曹氏自然也看到了,吴娘子盯着看了会儿,“这怎么看着那么像琴琴的手艺?”

  赵姨娘全名赵琴琴。沈鱼低头抿了口茶,隐去眸中神色,“琴琴是谁,是这儿的绣娘吗,可否请她为我缝制一只荷包。”

  曹氏一把将荷包拿了过来,上下翻看了下,不是像,这就是琴琴的手艺。

  曹氏抬眸问道,“沈掌柜怎么得来的这只荷包?”

  沈鱼回道,“偶然拾得,此荷包上的绣技颇像我的阿娘,故想请人仿制。那位琴琴姑娘,真是制作这荷包的主人吗?”

  曹氏手心微微出汗,手指无意识摩挲起了荷包表面,她看了沈鱼一眼,沈鱼一脸无辜,好像的确只是个意外,并非有意试探。

  吴娘子道,“琴琴是窦家的姨娘,沈掌柜也知道,在主母手底下讨饭吃的妾室,哪有过得容易的。

  她时常拿些自己做的东西,放到我们这里寄卖。”

  “既是如此,那便算了。也不能让人家一个官家的姨太太给我做荷包。这个荷包,还请吴娘子物归原主。”沈鱼装出一副失望的模样。

  吴娘子应了,“没问题。”

  就在此时,外间跑进来一个小丫鬟,“江少卿问,沈娘子何时能出去?”

  吴娘子笑起来,不住地朝沈鱼使眼色,“这才等了多久呀,就想了?”

  沈鱼故意羞涩一笑,没有说话。

  吴娘子还在调侃沈鱼,全然没有注意到她身后的东家已经变了脸色。

  “沈掌柜是与江少卿一同前来?”

  曹氏几乎可以确定,这只荷包根本不是沈鱼捡到的。荷包是男款,赵琴琴肯定是做来送给窦庚的,而窦庚的尸体和衣物现在应该还在大理寺。

  沈鱼怎么可能捡到,是窦庚不小心掉了吗?还是说,今日的上门,是一个试探?

  曹氏抬眼看沈鱼,若真是试探,沈鱼应该已经看出了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