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小说>古代言情>夔都>第361章

  心诚则灵,但崔菩萨仅仅回应了他一半的心愿。

  杨贤妃今日一早向讲官们告了假,准许王琮留在房中温书,待晚些时候陪着将要前来拜访的皇次子、皇三子玩耍。弟弟们没到时,他便趁着难得的空当教老四习字。

  因皇帝的谕旨,老四也有识字的内侍教他。但他年纪小、心不定,对未来失去指望的郑氏终日闭门不出、以泪洗面,也从不约束管教他。只有王琮会尽到兄长的职责,努力纠正他从小养成的坏习惯。

  等王玳一来,字指定是写不成了,还要提防着他和老四打起来。

  挑事的总是脾气阴晴不定的王玳。有他在场的时候,身为庶人的老四不得不伏下身向自己血缘上的亲哥哥们跪行拜礼、口称奴婢。

  王琮不愿忍受这样冷血的规矩,也不愿看到弟弟们幼时便落下难解的心结,但他也无力改变宫中人拜高踩低的想法,甚至姆妈们背地里嚼的舌根也三番五次阻拦不成。为今之计,只有身体力行地坚守自己的意志。

  于是他照旧在宫人传话以后,哄着老四躲到寝屋里等他。

  所幸老四也有超乎年纪的听话懂事,揭下他写坏的那几张纸宣,抟成一团,蘸了墨,才丢到纸篓里。小小的人儿迈着急匆匆的碎步,转到屏风后头去,瞧不见了。

  王琮松了口气,归整着书案,只待二弟登门。

  不成想王玳又是带着礼物来的,一整盒余温尚存的白糖糕,献宝似的送到王琮手中。

  他用惯有的话术对付二弟的好意,比如摸着他光秃秃的脑门,问道:“白鹿送给曹娘娘她们尝过了吗?”

  “送去了。”吃一堑长一智的王玳说,“这些是曹娘娘说要分给咱们的。”其实都是他编的瞎话,惠贵妃等人自然也有,但绝不会是崔伴亲手送来的。

  于是王琮又问:“那锦奴呢?”

  “曹娘娘说大姐姐近来身上又不好,锦奴留下来陪她了。”王玳对答如流,来之前显然下过一番功夫,好好演练过。

  王琮无话可问了,便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白鹿到前厅等一等,我去换身衣服,再同你射靶去。”

  王玳乖乖地点头应是,却低声嘱咐道:“这盒点心是我向崔伴求来的,哥哥不要拿给外人糟蹋了,好不好?”

  皇子寝殿内除了伺候起居的姆妈、宫人,哪还有什么外人呢?更何况他也从不会擅作主张,拿这样宝贵的赐物示恩于下,传出去开罪于人。尤其是崔伴。

  王琮知道二弟是有意针对老四,这小机灵鬼吃了数回教训以后,没学会温良恭俭,倒学会了拐弯抹角地嫌弃,让他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王琮身为皇长子,又在自幼杨贤妃身边教养长大,比一般的宗室子女更为早熟。久处困局之中,也不得不为自己和母亲考虑更多。

  他完全能够明白这一盒小小的白糖糕背后的深意。

  放眼内廷之中,仅有皇帝和崔伴,以及崔伴亲近、敬重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这些模样和味道都再普通不过的糕点。倒也不怪王玳要小心眼地再三提醒,他是想把自己所得的宠爱分给兄长,但不希望被旁人染指,尤其是他看不上眼的老四。

  王琮也是知道他二弟的浑脾气的,只有当面答应下来稳住白鹿,又趁着回屋更衣的功夫,将白糖糕分给了自己最年幼的弟弟。为了哄他放心地吃下,自己也尝了不少。

  尽管父亲并没有公开承认过老四的皇子身份,但在母亲的耐心解释下,他明白幺弟和他的母亲其实没有做错任何事。

  母子俩仅仅是父亲以身作则、打压宗室的牺牲品,却因此蒙受了多年的委屈,所以他依旧需要尽到亲亲之谊。直到哪日父亲良心发现,要恢复老四的宗人身份,届时也无法从自己身上挑出一根刺来。

  当然,老四也很乖,是他最听话、最没有威胁的弟弟。

  沉默寡言的老四也不会招惹白鹿,更不会暴露他们二人之间的秘密。

  ----

  点开收藏明细发现满2000了,连载也满2年了。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如当时想着完结的时候能到2000就满足了,没想到会写这么久23333

  有什么想看的番外梗吗?或者有什么想聊的都可以留言,非常感谢鱼鱼们的陪伴。下次更新的时候,这条再转成正文。

  ——

  唠嗑的回复:

  刚开文的时候没有想太多,王府时期着墨很少(除了肉),确实可以在番外写写看

  虫虫长大一点的性格很快会写到,再大一点得开新文了ww

  四人行的话,四个人的构成换一换怎么样?

  后期应该写不到,但想以后单开一篇来写!